她想到了“北溟”。首座说过,“水纹”网络无所不及。如果通过“北溟”的渠道,或许能更快更安全地将消息送回江南。但是,如何联系“北溟”?星槎先生并未留下具体的联络方式,只说她到了大都,“水纹”自会找到她。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坐回炕边,将破译后的内容牢牢记住,然后将密码本和加密卷轴凑到油灯旁,小心地将其点燃,看着它们化为灰烬,再用茶水浇灭。绝不能留下任何实物证据。
做完这一切,她感到一阵虚脱,但大脑却在飞速运转。贺平的“南风”行动必须阻止,边防舆图的任务也不能放弃。这两者看似独立,但或许能找到结合点。
她推开一丝窗缝,望向阴沉的天空。就在这时,一群南飞的大雁,排着整齐的“人”字形,正鸣叫着从大都城上空飞过,方向正是南方。
雁南飞……居庸关外,贺平派往江南的“商队”,是否也正沿着类似的路线南下?
她不能再等待“北溟”主动联系了。必须主动出击。周老先生那边需要告知,但可以只透露部分信息,提醒他注意内部清查和江南方向的渗透。而更关键的拦截“南风”行动和获取边防舆图,她需要另寻他路。
王恂!太子真金身边的侍从文官!他掌管部分文书图籍,有可能接触到边防舆图的相关信息,或者至少能提供一些宫廷内部的动向。而且,他是汉官,对蒙古人未必全然归心,或许能加以利用。
上次在太液池的“偶遇”留下了初步印象,现在需要更进一步。但如何更进一步而不引起怀疑?直接要求合作是下策。
她想起在贡院茶肆见过的那个叫“允明”的士子,似乎颇有影响力。士子清议,有时也能形成一股力量。若能借助士林的力量,或许能制造一些事端,转移“拂林院”的注意力,或者为自己接触王恂创造机会。
一个初步的计划在她脑海中形成。她需要再去一趟贡院区域,设法接触那个叫允明的士子,同时,也要寻找再次“偶遇”王恂的机会。
时间不等人。贺平派出的首批间谍已经出发三日,每拖延一刻,他们渗透江南的风险就增大一分。
她收拾了一下,再次走出客舍。这一次,她的目标明确——贡院。她要主动搅动这大都城的浑水,在这看似铁板一块的龙潭虎穴之中,为自己,也为江南,争得一线生机。
居庸关外的雁群已经南飞,而一场围绕南北谍战、关乎国运的暗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