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画师惊劫 > 第92章 琼华岛夜探宫阙

第92章 琼华岛夜探宫阙(1 / 2)

接下来的几日,江疏影深居简出,大部分时间待在悦来客舍那间狭小的房间里,反复研究周老先生提供的信息,推敲接触王恂和探查贡院的可行方案。她将飞雀营旧卷宗中关于大都宫苑布局、官员宅邸分布的部分,与周老先生给的巡逻图结合,在脑海中勾勒出更精细的城市场景。

王恂,字敬甫,太子真金身边的侍从文官,居所位于皇城以东的澄清坊,靠近太液池。此人每日行程相对规律,除入宫当值外,偶尔会去城东的孔庙书局,或与三五好友在太液池旁的茶馆清谈。接触他,必须在宫外,且要制造“偶遇”,不能留下任何刻意痕迹。

而贡院那边,随着考期临近,越发鱼龙混杂。她又悄悄去观察过几次,确认了周老先生所言不虚,各方势力眼线遍布。那个在“状元楼”有一面之缘、被称为“允明兄”的士子,她也再次见到过,似乎颇有些名望,身边总围绕着不少人。

权衡再三,她决定双管齐下。贡院这边,可以借助蛰龙司的观察点,先收集信息,寻找可能利用的线索或人物。而王恂这边,则需要她亲自冒险,创造接触机会。

她选择了太液池作为初次接触的地点。太液池水域广阔,包括琼华岛、瀛洲等地,是皇家禁苑,但其周边区域,尤其是靠近民居的沿岸,百姓亦可游览,便于隐藏和撤离。

这日午后,天空阴沉,飘着细碎的雪花。江疏影再次改换装束,穿着一身靛蓝色棉裙,外罩半旧斗篷,揣着一个小巧的暖炉,扮作寻常出门散心的家眷模样,来到了太液池东岸。

寒风掠过结着薄冰的湖面,带来刺骨的湿意。岸边游人稀少,只有几个不畏寒冷的垂钓者和匆匆而过的行人。远处,琼华岛上的广寒殿在雪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山楼阁。

她在一处能望见通往澄清坊路口的亭子里坐下,假装欣赏雪景,实则目光紧紧锁定那个方向。根据周老先生的信息,王恂今日不当值,午后有可能会来此散步或会友。

时间一点点过去,雪渐渐大了些,在地上铺了薄薄一层。就在江疏影以为今日不会有所收获,准备离去时,一个穿着青色儒袍、披着深色大氅的身影,撑着一把油纸伞,独自一人,沿着湖畔小径,缓缓向这边走来。

看清那人面容,江疏影精神一振——正是王恂!画像与真人略有差异,但那份儒雅沉静的气质别无二致。

她按捺住心头的激动,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待王恂走近亭子,似乎也想进来避避风雪时,江疏影才仿佛刚刚注意到他,微微颔首致意。

王恂也礼貌性地点了点头,并未多言,站在亭子另一侧,望着烟波浩渺的太液池,眉宇间似乎凝结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愁绪。

机会稍纵即逝。江疏影心念电转,如何自然地上前搭话?直接表明身份是下下策。她目光扫过亭角石桌上不知何人留下的一副残局象棋,心中忽然有了主意。

她缓步走到石桌旁,看着那残局,似是自言自语,又似是感慨,用清越的声音吟道:“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这是一首前朝咏志诗,暗喻忍辱负重、等待时机之意。

王恂果然被这吟诵声吸引,转过头来,看了江疏影一眼,又看了看那棋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显然听出了诗中的意味,一个寻常妇人,在此地吟诵此诗,未免有些奇怪。

“夫人也懂棋?”王恂开口问道,声音温和。

江疏影转过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羞赧与一丝遇见知音的欣喜:“略知一二,让先生见笑了。只是见此残局,心有感触,胡乱吟诵罢了。”

王恂走近几步,端详那棋局,片刻后,指着一处道:“此处若跳马,看似攻势凌厉,实则后继乏力,易被对方车炮联手反制。不如先飞相固守,静观其变。”

江疏影凝神看去,王恂所指点的,确实是破解此局的关键一步,而且其“固守待变”的思路,竟与她目前处境有几分暗合。她由衷赞道:“先生高见!小妇人受教了。” 她顿了顿,仿佛不经意地问道,“听先生口音,似是北人,但谈吐见识,不凡。”

王恂微微一笑,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夫人似乎不是大都人氏?”

“妾身乃真定人士,夫君新丧,前来投亲。”江疏影按照设定好的身份回答,语气黯然。

“节哀。”王恂神色一肃,安慰了一句。两人借着棋局,又闲聊了几句诗词典故,江疏影刻意展露了些许才学,既不过分张扬,又足以引起对方的兴趣。王恂眼中欣赏之色渐浓,显然对一个“寡妇”有此见识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