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画师惊劫 > 第85章 磁州窑火淬密瓷

第85章 磁州窑火淬密瓷(1 / 2)

地道向下延伸,空气愈发潮湿阴冷,墙壁上凝结着水珠。老者手持的油灯是唯一的光源,在狭窄的通道里投下摇曳不定的人影。江疏影紧随其后,保持着三步左右的距离,右手始终按在袖中的匕首上。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前方出现了一点微光,并非油灯的光芒,而是某种……稳定的、昏黄的光线。通道尽头是一处较为开阔的地下空间,像是一个被掏空的地下石室。石室一角,一盏长明灯静静地燃烧着,灯油将尽,火焰微弱。

借着光线,江疏影看清了老者的样貌。他身材干瘦,背脊佝偻,脸上布满刀刻般的皱纹,须发皆白,唯有一双眼睛,虽历经风霜,却透着一股执拗的精明。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道袍,更添几分神秘。

石室简陋,仅有一张石床,一个破旧的木箱,以及角落里堆放的些许干粮和水囊。最引人注目的是石壁上刻着的一些图案和文字,似乎是一些星象图和难以辨认的符号,年代久远。

“坐吧,地方简陋。”老者指了指石床边的一块较为平整的石墩,自己则在石床上坐下,将油灯放在一旁。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江疏影手中的“雀符”,眼神复杂,有怀念,有悲伤,也有一丝如释重负。

“前辈是……”江疏影没有放松警惕,依言坐下,将“雀符”握在手中。

“贫道玄明,或者说……曾经的名字,叫韩承。”老者缓缓道,声音带着久未与人交谈的沙哑,“曾是岳元帅麾下,负责军情传递的‘飞雀营’最后一任掌符使。”

岳元帅!飞雀营!

江疏影心头剧震。父亲江维岳当年参与的北伐,正是与岳飞一脉相承的抗金义举!这“雀符”,这铜雀台,竟然真的与二十多年前那场悲壮的北伐有着直接的联系!

“飞雀营……雀符……”江疏影喃喃道。

“不错。”玄明道长(韩承)目光悠远,仿佛陷入了回忆,“‘雀符’乃飞雀营最高信物,持符者可调动北地所有‘雀眼’——也就是我们潜伏的谍员。当年,北伐势如破竹,我们飞雀营亦在敌后建立了诸多据点,这铜雀台下的密道,便是其中之一,用以藏匿人员、传递紧要军情。”

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无尽的痛楚:“可惜……天不佑宋!朝廷一纸金牌,断送了北伐大好局面,岳元帅蒙冤,我等……也成了无根浮萍。大部分‘雀眼’或被清洗,或隐姓埋名,联络断绝……这枚主符,随着最后一任统领江维岳将军失踪,也下落不明……”

江疏影听到父亲的名字,呼吸一窒,强忍着没有表露过多情绪,只是追问道:“那前辈您……”

“我?”玄明苦笑一声,“当年奉命留守此据点,接应可能撤回的兄弟,保管此地留存的部分机密……谁知,这一等,就是二十多年。外面的天,早就变了。金人走了,来了更凶的蒙古人……我守着这堆故纸,守着这盏长明灯,几乎以为自己要在这里化作枯骨了。”

他看向江疏影,眼中带着希冀与探究:“姑娘,你姓江?这‘雀符’……是江维岳将军留给你的?”

江疏影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是。家父……正是江维岳。”

玄明道长身体微微一颤,闭上眼,长长叹了口气,再睁开时,眼角似有泪光闪烁:“苍天有眼……将军……有后了!姑娘,你冒险北上,所为何事?可是为了重整‘飞雀营’?”

江疏影摇了摇头,谨慎地说道:“家父遗志,不敢或忘。但如今形势已变,晚辈此行,另有要务。”她并未完全透露自己的真实任务和“北溟”背景,毕竟时隔多年,人心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