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2 / 2)

在他们看来,这关乎国家颜面,不容轻忽。

高层因种种考量无法直接指示——毕竟这是地方案件,一旦中央介入,性质就变了,可能被解读为国家层面的排外行为,而不只是地方问题。

所以即便高层内心愤慨,有些话也不能明说。

而祁同伟此时的应对堪称完美。

他果断指示检察院依照相关标准提起公诉,提交最高检的报告更是令人击节赞叹,迅速获得批复。

这一信号进一步坚定了祁同伟的判断。

如果说他起初只是试探上层态度,那么接下来,他完全顺着上层的思路推进,包括向最高院申请枪决,每一步都像是明确的暗示。

祁同伟的处理方式更可谓锦上添花:公开处决,同时邀请受害者家属及外国领事到场。

既安抚民心,也传递警示。

邀请家属,是向国民宣告国家不曾忘记他们,此举虽冒天下之大不韪,却是为了人民;而领事们的到场,则是一种严正警告。

作为汉东省的政法书记,祁同伟在地方虽举足轻重,放眼全国却不过是半高级干部。

但他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让所有关注此事的人都记住了他。

这也是陈部长此刻欣喜的原因——尽管他的用意不止于此,否则也不会在此时邀祁同伟进京。

他清楚,缅北的头目也已来到京城。

祁同伟显然是关键人物,他隐约听到了风声。

公安部尚未掌握的消息,终究是少数。

因此,他当机立断邀请祁同伟进京,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

不知是刻意还是巧合,就在这个节点上,两人乘车顺利驶离空军基地,随后在另一处基地停下,并肩走入。

“同伟,这是我们公安部的训练基地,每个季度都有部里的精英来此轮训。

这里的训练模式与内容,皆是世界顶尖水平,也是公安部被誉为全球最具战斗力警队的重要支撑。”

祁同伟闻言露出好奇之色。

他出身警界,结识不少同行,早就听闻这个基地的大名。

每年国际警界赛事,公安部的代表队总能名列前茅,且从不抽调地方警力——正因他们拥有独特的训练体系。

这里的一切,更侧重极致的专业能力。

地方警务多贴近民生,而这里所练,皆是与亡命之徒搏杀、与顶尖罪犯周旋。

一路走来,有人练格斗,有人习枪法,高科技辅助设备随处可见,智能装置令祁同伟目不暇接。

“若汉东也能配备这些,警队战斗力必能翻倍。”祁同伟语带深意。

陈部长何等精明,闻言指着他大笑:“同伟,你这算盘都打到我面前来了。

你身为公安厅长,应当清楚——眼下这些对地方而言实属鸡肋。

空有战力却无处施展,徒耗经费罢了,地方上并不需要。”

祁同伟闻言,只得遗憾点头。

此话不假,毕竟并非每个地区都需要这等精锐,更多需要的还是善调解、熟民情的民警,而非厮杀之技。

但身为武官,谁不向往这些?

陈部长看出他的心思,又道:“同伟,你是首位到访这里的厅长。”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祁同伟脸上露出茫然的神色。

陈部长神情严肃地注视着他,缓缓开口:“我年纪大了,需要培养 。

你表现得很出色,尤其是在这次案件中的处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难得的人才。

公安部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当初派你去缅北时,我就有意让你担任副部长,但觉得时机还不够成熟,暂时搁置了这个想法。

如今你的表现有目共睹,已经不需要我多此一举。

但现在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公安部的大门已经为你敞开。”

“你不必急着做决定,我知道你暂时不愿离开汉东。

这个副部长的位置,我会为你留着。

不必焦虑,总有一天你会回来的。”

听到这话,祁同伟更加不知所措。

公安部副部长,虽然级别相同,但与现在的职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即便是省长,也未必愿意交换这个位置。

公安部副部长都是实职,没有虚衔。

这样的晋升机会,若是从前,他定会毫不犹豫地接受。

可此刻,正如陈部长所说,他犹豫了。

他舍不得汉东,或者说,只有在汉东,他才感受到自己真实地存在着。

这种莫名的情绪连他自己也难以解释。

陈部长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顺势给他描绘了这样的前景。

这正是陈部长能在公安部屹立数十年的原因。

不过此时,陈部长的意图并不止于此。

在给出承诺的同时,他也为祁同伟安排了一项任务。

对现在的祁同伟来说,这只是举手之劳。

两人走进会议室,陈部长随意地靠在椅子上,示意祁同伟坐下,开口道:“同伟,这次找你来,是有件事需要你帮忙。

对你来说不算难事。”

听到这话,祁同伟才松了口气。

若陈部长什么都不提,他反而会忐忑不安。

如今明确了要求,他心中才踏实了些——无缘无故的好处,总是令人不安的。

祁同伟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如果这话从高育良嘴里说出来,他或许还能接受。

对于陈部长的话,他虽不是完全不信,但终究存着几分犹疑。

毕竟眼下可不是小事,一个副部长的位置,多少人盯着看。

全国几十个厅长,谁不眼巴巴地盼着?

都是副总警监,都是副部级,可副部长的位子就那么几个。

给了你祁同伟,其他人会怎么想?他们可都眼睁睁看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