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陈清泉一个人站在原地嘟囔。
这时,一名年轻法警推门走了进来。
京州高院今天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一场涉及九名外籍人员的 案件正在这里开庭,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对这次审判高度关注。
旁听席早已坐满,按规定并未禁止现场录像,
于是几乎所有旁听者都带着摄像机,
镜头紧紧捕捉着场内的一举一动。
而今天到场级别最高的官员,只有祁同伟。
京城方面没有派任何人来,只有他独自坐镇。
他一出现,所有镜头齐刷刷转了过去,
但祁同伟只是平静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一言不发。
自己再次沦为他人的工具,无可奈何。
若是其他事情,祁同伟或许会心存不满。
但这一次,他毫无怨言。
此次判决关乎国内司法制度的革新,
或可视为对潜规则的一次宣战。
面对外籍人士,向来需要谨慎处理。
这样的局面,祁同伟不愿看到。
眼下正是一个契机,
借助这九人的处置,为国内法律刻下新的印记。
让外国人看到我国法律的严厉。
唯有如此,才能让他们吸取教训。
祁同伟入座后,陈清泉身着审判长袍步入法庭。
他神情庄重,不见丝毫轻浮。
陈清泉身为资深法官,深知在此场合该如何表现。
他虽心有畏惧,却不失专业素养。
多年来的历练,让他练就了应变的本领。
此刻观者越多,
他反而愈发镇定,仅此而已。
此时的他心无杂念。
坐上主位,他轻敲法槌。
全场肃静,目光与镜头齐集于陈清泉。
此时的陈清泉,表演欲愈发强烈。
他面容严肃,轻声开口:
“带犯罪嫌疑人。”
陈清泉清楚,
言语中不可流露个人情绪。
必须保持一贯风格,
才能使整个事件显得自然。
如此,案件的审理
才能更加公正严明,不授他国以柄。
陈清泉虽看似随性,在法庭事务上
却格外清醒,这一点他自有章法。
陈清泉话音落下,一行人在法警押解下
戴着镣铐,步入审判庭。
他们立于法庭一侧的被告席。
见主犯一副玩世不恭的模样,祁同伟怒火中烧。
当初在缅北缉拿这些人时,
他一度想当场处决,但转念一想
这是一个推动国内法治进步的良机。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人带回。
当然,途中没少“关照”。
如今这几名案犯,除主犯外——
在场众人无一敢与祁同伟对视,见他便忍不住打颤。
祁同伟此行所带之人,出自特勤战线,皆是精英中的精英。
或许其他能力未必顶尖,但论起使阴招,他们手段颇多。
毕竟祁同伟当时是孤身赴险,常规思路难以应对那般场面,
必须用上一些特殊手段,而这两人的作用便显得尤为重要。
最终,障碍全数清除——在绝对的实力面前,
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一切就是如此简单。
待所有人员到位后,陈清泉开口发言:
“请检察院陈述案件经过。”
本案为公诉案件,提起诉讼的是汉东检察院。
而领头的,是一位不常露面的老者,陈海则坐在其旁。
这位老人职位虽不高,却是检察院的一个传奇。
他之所以出名,全凭一张利嘴——
在庭审这样的场合,他就是当之无愧的王牌。
“20xx年6月底至7月初,
糯康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糯康、桑康·乍萨、依莱等人策划劫持中国船只、杀害中国船员,
并在船上放置毒品,意图栽赃陷害。
20xx年7月5日清晨,糯康集团成员在湄公河持枪劫持我国船只‘玉兴8号’与‘华平号’,
捆绑控制七名船员,并在船上藏匿八万余克毒品(即 ),随后押两船继续前行停靠。
扎西卡、扎波、扎拖波等人参与武装劫船,扎西卡等人对船员进行 后驾快艇逃离。
依事先约定,岸边等候的泰国不法军人向两艘中国船只 射击,
并将中国船员 后抛入湄公河。
案发后,我国政府派出警务工作组赴老挝、缅甸与泰国展开跨国调查,
20xx年7月,案情基本查明。
同年7月,糯康及多名团伙成员被佤邦警方抓获,
并移交给我国。
根据现场勘查笔录、证物清单、枪弹鉴定及弹道调查报告,
华平号与玉兴8号船员在被捆绑后遭到枪击,
部分 曾分别射击不同被害人,也有同一被害人被不同 射击的情况;
其中,扎西卡与扎波在华平号上实施了枪击船员行为,
可确定扎西卡曾枪击华平号船长。”
尸检报告证实,七名中国船员死因均为枪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