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2 / 2)

遇难者 由泰方转交,双方均未声张,以免打草惊蛇。

根据我方线报,涉案人员共九名。”

隶属于泰国第三的一名士兵现已逃往缅北地区。

听闻此言,祁同伟稍稍一顿。

泰方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秘不发丧。

所谓担心打草惊蛇,不过是想私下和解。

如果此事不声张,直接压下去,这类情况其实很常见。

就连眼前的胡大鹏,也处理过不少类似事件。

只不过这次牵涉到汉东的人,才有了这样的局面。

对于缅北,祁同伟也有所了解。

那是个三不管地带,名义上属于缅甸,政府军却难以介入。

当地由军阀掌控,过去大面积种植毒品,如今则是电信诈骗与毒品并行,俨然一颗毒瘤。

很多同胞被强行扣押在那里,其中利益纠葛复杂,令人难以抉择,才形成了如今畸形的局面。

这样的地方,祁同伟想想就感到厌恶。

但他并不知道,这个地方的背后,其实有国内大佬的影子。

这也是当地警方束手无策的原因。

祁同伟不知情,胡大鹏也不敢明说。

种种巧合,造就了现在的局面。

祁同伟也不多废话:“老胡,这样,你选两个靠谱的人,加上我这边两人,我们一起去。

我带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你放心,你的人负责带路和处理其他事务,其他事交给我的人。

当然,如果出现什么意外,我会质疑你,希望你明白。”

胡大鹏闻言,脸上露出苦涩。

他早知道祁同伟会怀疑他,但没办法,他必须参与。

他郑重地点头,随即招手叫来一人。

祁同伟也转身对身边两人嘱咐:“这次只有一个任务:查清那几个人渣的情况,做好情报工作。

其他事情不用你们管,一切以安全为主。

已经有人遇难,我不希望再有人出事。

明白吗?”

两人郑重地点头。

x省公安厅,会议室。

本应是当地政要的首位,此刻却被一个外省人占据——那人正是汉东省 书记祁同伟,就连当地书记也在场。

祁同伟身旁的座位安排也凸显了本次会议的特殊性。

在场众人都清楚事态严重,一时间无人出声。

值得注意的是,与会人员中还有三位军方代表——并非穿着礼服,而是实实在在的边防部队装束。

祁同伟看着这个阵仗,只觉得头痛欲裂。

这位陈部长简直是要把他逼上绝路。

156 我叫赵瑞霞

为了筹备这次会议,祁同伟整整耗费了两天时间才把人请齐。

毕竟这片地界与他并无隶属关系,虽然被任命为专案组组长,但这些参会者都是各方要员。

凭什么要听从他的调遣?更何况在座的书记省长按级别都在他之上。

若祁同伟是本省的政法书记还好说,跨省办案更是难上加难,对方能准时赴会已经给足面子。

祁同伟深谙此道,特意挤出时间逐一登门拜访,才促成了这次会议。

所谓制定基本行动方针,实质上只是例行通告。

体制内规矩如此:若是以督导组身份前来,便是钦差大臣无人敢怠慢;但作为案件负责人,即便有公安部支持,地方官员也未必买账。

现实就是如此,祁同伟倒也看得开。

若不是担心有人暗中作梗,他早就采取行动联络佤邦实施抓捕了。

谁又能保证在座众人与案件没有利益牵连?稍有不慎被背后捅刀,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

祁同伟开门见山说道:“各位同志,感谢大家赏光出席公安部0703专案组会议,在此我谨表谢意。”

说罢起身向全场微微鞠躬。

这个举动让在座不少官场老面孔面露赧色——他们何尝不是在暗中观察祁同伟的举动,方才的摆谱不过都是官场常态。

祁同伟的举动让在场的人感到几分局促。

坐在祁同伟旁边的王书记赶忙接过话:

“祁组长言重了,这个案子我们同样感到痛心,地方上也高度重视。

原本我们计划尽快破案,没想到公安部会派您担任专案组组长。

既然是这样,有任何需要的地方,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您尽管部署,不必有顾虑。

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联系我,我必当尽力解决。

我们将调动全省力量,协助您缉拿真凶!”

这位书记言辞十分恳切,此时毫无傲慢之态,与先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形象截然不同。

要知道,他在当地是说话算话的人物,无人能够制衡。

此刻他的表态,就代表着地方的意志。

这两天,王书记也没少打听祁同伟的底细。

他在京中多方询问,最终只得到一个结论:这位是纯粹来办案的,与地方无关。

这让他松了口气——他原本还担心祁同伟带着特殊使命前来整顿地方,那可就弄巧成拙了。

尽管如此,他还是留了后手。

比如祁同伟的安排,必须经他过目——只是没有明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