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2 / 2)

如今虽然职位更进一步,但与这个要害部门相比,似乎还差了些分量。

他们现在介入刘行建的事,便多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意味。

这一点,祁同伟没能看透。

隐约间他感到,这或许是赵立春留下的一步棋,但他始终想不明白,为何国资委会选择此时出手。

祁同伟做事毫不拖沓,不到一刻钟便赶至医院。

他将车径直停在正门口,钥匙抛给守在那的专案组人员,随即步履匆匆地上了楼。

楼梯口处,一位气度从容的中年人看见他,含笑迎了上来,伸手说道:

“我是国资委副主任胡建新。

祁书记果然如传闻一般雷厉风行,效率令人佩服。

难怪汉东能有这样的成绩,名不虚传。”

祁同伟注视着他,想从那张微笑着的脸上捕捉到一丝线索,却只看到一片温和。

他与胡建新握了握手,随即开门见山:

“您今天来,是为了带走刘行建的事吗?他在汉东的案子尚未了结,目前恐怕不太方便。”

祁同伟直截提问,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言语简洁却不过分尖锐,这种试探方式他早已熟练。

在政法系统,争功是常态,他已将这套应对融入日常言行。

而这位胡主任显得格外从容,看向祁同伟的目光带着欣赏,不见丝毫异样。

他将祁同伟引至楼梯口一旁,解释道:

“祁书记,事情是这样的。

早在五年前,汉东油气集团就计划升格为国资委直接管辖,不再归属汉东地方管理。

此事前任书记赵立春曾到国资委处理过,但最终没有下文。

你也清楚,油气这类资源属于国家垄断经营,目前多数地方油气集团已并入‘三桶油’统一管理,这是大势所趋。

不过,个别地区因历史原因仍保留少数公司,但汉东的情况与此不同——我们介入,是因为刘行建的问题。

关于他,我们实际上已调查了三年。”

最近刚有结果,就是你们抓捕刘行建的时候。

我们也知情,本来打算等你们汉东处理完再办。

但现在看来,汉东的事不是一两天能了结的。

没办法,我们只能提前行动。

这事情,还请祁书记给个方便。

毕竟我们国资委的工作,关系到国家的整体战略。

祁同伟一听就明白了。

这是赵立春预留的后手,油气集团他早就准备舍弃。

相关安排在他任上就已经启动。

国资委和赵立春,绝对是一边的。

这显然是赵立春的反击——这边刚上报赵立春涉及油气集团的违规问题,

国资委就过来说这是多年前的事,

当时就要移交国资,和赵立春没关系。

这一手,不愧是赵立春。

祁同伟不敢轻率。

刘行建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他表情一正,继续说道:

“胡主任,您说的情况我明白。

但您直接来要人,我也不好交代。

您知道的,我只是公安厅长,上面还有省长、书记。

如果仅凭您一句话,我连汇报都不好做,您说对吧?”

祁同伟的意思很清楚。

空口无凭,得拿出东西来。

不然,任谁都不行。

这是规矩。

要是就这么让他把人带走,

自己以后也不用混了。

胡建新对祁同伟的反应早有预料。

他亲自来汉东,自然准备周全。

如今的国资委,已不同以往,

职权不断扩大,未来必将统管所有企业,

级别提升是必然趋势。

现在的国有企业越来越重要,

留下的都是行业精英,

不少已在全球领先。

可以说,国资委一道指令,

就足以推动一个地区迈上新台阶。

要知道,企业对地方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

李达康之所以积极推进光明峰项目,正是因为这个项目能够提升Gdp、增加就业机会。

而国资委下属的众多部级企业,随便一个总部迁到京州,仅仅搬迁总部这一项,带来的带动效应就超过光明峰项目。

由此可见,国资委的权力之大。

此时,胡主任微笑着走出楼梯口,朝那边招了招手,随后取出一份文件交给祁同伟,脸上仍是温和的笑容,没有丝毫改变。

“祁书记,这是国务院的公文,上面有我们国资委的签字,以及分管领导的签字。

这份文件,应该足以让你重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