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2 / 2)

要知道,那天吴慧芬的话着实让他心惊,生怕再节外生枝。

钟小艾绝非寻常女子,她身上藏着隐患,而且是足以让人粉身碎骨的大隐患——眼前的侯亮平就是前车之鉴,再也无法翻身。

对于这位门生,他不得不格外谨慎。

正当他准备再嘱咐几句时,祁同伟见高育良又要开口,连忙起身道:“我得去田国富那里拜访一下,毕竟 会上多亏了他的帮助!”

说完,随手从书架上取了一盒未拆封的茶叶,转身便走。

高育良抬起手刚要说话,祁同伟已消失在书房门口。

这时高育良才吐出憋在嘴边的话:“换盒茶叶吧,那是田国富送的...”

过了半晌,吴慧芬走进书房收拾茶具,口中低声埋怨:“你又说什么了?孩子难得来一趟,招呼都不打就跑了,你也不注意着点。”

几位 都住在同一个大院里。

离高育良家不远,祁同伟几步就走到了。

时间尚早,他没多想,径直前去敲门。

屋内的田国富听到敲门声,有些意外。

他在汉东没什么熟人,平时很少有人来访。

和李达康、高育良这样门庭若市的本土派不同,田国富是外来干部,担任的又是纪委书记,不少人对他敬而远之。

这个时间有人来,他确实感到意外。

不过他还是起身开了门。

一见到祁同伟,田国富心里迅速盘算起来。

别人或许不清楚,可他知道,眼前这位是沙瑞金的得力执行者,许多动作都由祁同伟推动。

尽管今天会议刚通过祁同伟晋升的决议,但在田国富眼中,他仍是沙瑞金的一步棋。

这时候祁同伟突然来访,意味深长。

两人之间从无来往,田国富虽然不解,面上却依然客气。

“同伟啊,这还是你第一次来我这儿,快请进,别客气。”

田国富语气亲和,神情自然,丝毫看不出端倪。

到了他们这个位置,一举一动都讲究分寸。

何况祁同伟如今级别与他相当,年轻更是优势。

祁同伟笑着迈进门,说道:

“我刚从育良省长那儿出来,看您灯还亮着,就顺道来拜访,希望没打扰您。”

说着,他将手中的茶叶递了过去:

“一点茶叶,不成敬意。”

田国富接过茶叶,动作微微一顿,随即露出笑意,并未多言。

他引祁同伟走进里间,顺手拆开茶叶包装,动作熟练。

祁同伟目光未多停留,却注意到桌上放着的茶叶盒,和自己送来的竟是一模一样。

一种不妙的预感涌上心头,不会吧?

这时,田国富留意到了祁同伟的神色。

他随即洒脱一笑,说道:“这茶叶是我从老家带来的,不算名贵,就是喝得顺口。

给几家朋友分了些,没想到,被你打秋风又给带回来了。”

祁同伟闻言,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把别人送的东西又送回来,虽不是大事,终究听着不太合适。

他反应很快,赶紧硬着头皮解释道:“我一进老师书房就看到这茶叶,想着是您家乡的,应该合您口味。

走得急,也没听清老师说什么,就带过来了。”

田国富听了哈哈大笑,指着祁同伟说:“不用猜我都知道,你准是嫌你老师啰嗦,顺手拿了就走。

你老师还没回过神,你人已经没影了。

你老师对你真是没得说,今天的会上,他力排众议把你放到这个位置。

你可要好好干,别辜负他一片心意。”

田国富语气格外诚恳。

年纪渐长,对某些事容易动情。

在这个体制里,谁没有带过徒弟,谁没有提携过后辈?田国富也不例外。

多年职业生涯,他带过不少徒弟,可最终善始善终的一个也没有。

太多人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他早已习惯,甚至不再在意。

但看到高育良师徒之间真挚的情谊,仍不免心生羡慕。

当年他的老师也是这样力排众议,推他走上重要岗位,这份恩情,他始终铭记。

此刻,他注视着祁同伟的表情,多少能读出些什么。

不过,这只是一时的感触。

若在正式场合,他绝不会掺杂私情——这就是田国富的作风。

祁同伟认真点头,面向田国富,语气尊敬地说道:“您的话我记住了。

这次来拜访,也是听老师说,我的提名是您提的。”

所以特意来拜访您一下。

虽然提名是公事,但您的举动让我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因此我还是要来表达感谢。

我来,就是为当面对您说一声谢谢。”

祁同伟这番话,说得十分得体。

不为别的,就这个状态、这个气度,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要知道,祁同伟这话表面上是在致谢,其实传递了一个意思:

他记着这份情,这件事是多亏了对方帮忙。

不论其他,这份人情他认。

即便两人未必站在同一战线,但在未来,只要不是立场过于冲突的议题,高育良他们多少会给他一些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