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2 / 2)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不用客气。

赵瑞龙这颗毒瘤总算要落网了,我真是高兴,总算为汉东人民出了口气!”

此刻的沙瑞金确实欣喜,只不过不是为了汉东百姓,而是为了他自己——他终于能向大哥交代了。

自上次联系后,他一直没敢与大哥沟通,因为他明白,没有成果之前说什么都是徒劳。

他一直在等,而如今终于等到了机会,怎能不激动?

至于他口中说的“帮忙”,不过是客套话,言下之意是让祁同伟尽快处理好这件事。

全省的政法力量都交给了他,这样的支持之下,自然希望他尽快落实。

表面是鼓励,实则是鞭策。

祁同伟心知肚明,他此行目的不止于此,他还有更深远的考量。

他笑着看向沙瑞金,直言道:“沙书记,目前我不需要任何额外支持,汉东的警力足以完成任务。

不过我觉得,这时候是不是可以在 会上把这事提一下?您也知道,赵瑞龙过去在汉东一直是‘太子爷’的形象,现在突然落网,正是借机震慑某些立场不稳、状态不对的人的好时机。

这对您后续工作的开展,也是有利的,您觉得呢?”

这番话让沙瑞金眼前一亮,祁同伟的建议正中他下怀。

此时确实需要这样一件事来提振声势。

在 会上,他已多次感受到高育良的压力,借这个机会,正好敲打一些人。

他要让所有人知道,他沙瑞金是带着尚方宝剑来的,不是来摘桃子的小人物,而是真正要做出成绩的。

此刻,沙瑞金看向祁同伟的眼神,就像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满意。

祁同伟送上这个枕头,自然不是替沙瑞金考虑。

他还没那么无私,想法很简单。

他需要为晋升铺路,眼前就是一次机会。

一次在上级面前露脸的机会,尽管他不确定最终自己能否顺利晋升,但他清楚沙瑞金不会轻易点头,这才是关键。

要知道,在汉东,虽然高育良暂时压沙瑞金一头,但在人事任命上,沙瑞金手握一票否决权。

这绝不是小事——一把手的权威正在于此。

哪怕受压制,想坏你的事,也易如反掌。

这就是职位的权力,无人能够剥夺。

旁人最多只能削弱,无法根除。

上一次钟小艾的任命,是借了她家族的势力。

换作别人,沙瑞金绝不会忍。

那是直接挑战他的底线,任何人都无法容忍。

但钟小艾情况特殊,沙瑞金只能无奈接受。

而到了祁同伟这里,可没这么好的待遇。

所以现在的他,必须抓住每一次机会,为自己争取前路。

当然,高育良一定会帮忙。

但在这种层面,光靠别人提拔,永远别想进步。

只有自己主动争取,在合适的时机,有贵人推一把、送一程,才能成功。

否则只能等待天上掉馅饼。

祁同伟的主动,换来了沙瑞金的同意。

“同伟,别回去了,留在省委陪我吃个饭。

饭后我们开个会,好好讨论一下这位赵家太子!”

【兄弟们,打赏全订花花月票砸一砸,求求了】

130 师徒决裂,会议上的大戏(求全订)

这次会议对沙瑞金而言,更像是一场雪耻。

自从来汉东之后,他总感到被压制,这令他难以忍受。

要知道,过去在市县两级,从来只有他压制别人的份。

他不想成的事,谁也做不成。

可到了汉东,却处处被动。

尤其高育良升任省长之后,更是如此。

这位教授出身的领导,总能从意想不到的角度出手,让他难以应对,这成了他的心头病。

这些事,他无从拒绝。

这才是最令他担忧的。

他也感到困惑,如何才能扭转这个局面。

这次的会议,或许是一个契机。

通过赵瑞龙,好好敲打一下这些人。

他很清楚,这些人过去大多是赵立春的旧部,如今他的出现,已经让其中一部分人开始动摇,甚至有意向他靠拢。

但更多的人仍在观望,尤其是高育良上位之后,这种态度更加明显。

所有人接到会议通知时,心里都有些不解——不是刚开过会吗?怎么又要开?

不过这话没人说出口。

大家只是默默准备,看能否在会上争取到一些利益。

对每个参会者而言,每次会议都是一次机会,一次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机会。

大利益属于五人小组,但那些夹杂在其中的小事,就是他们的机会。

包括站队——有时候,选择站队本身也是一种机会,他们不愿错过。

当然,也有人并不想参加。

其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林城的书记。

每次开会都要从林城赶到京州,虽然交通便利,但刚回去没几天又要折腾,是人都会抱怨。

林城的书记本身是副省级干部,在一定条件下是有可能补位省长甚至书记的——虽然书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总归是有机会。

这样一个角色,被沙瑞金这样频繁地召集,难免心生不满。

还有穿军装的代表,也感到头疼。

他手头本就事务繁多,三天两头还要来开会,实在心烦。

但他又不能说什么。

有时沙瑞金的意见他想反对,却又不能——这是原则问题。

只要是和军队无关的议题,他们通常都选择弃权。

这是潜规则,没人明说,但大家都这样做。

人员陆续到齐,只剩沙瑞金还没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