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2 / 2)

赵立春主政的年代,群雄并起。

改革开放浪潮中,无数人历经洗礼。

即便如此,赵立春仍能力压群雄,将汉东经营得无人能撼。

这般人物,祁同伟竟能与之过招。

虽被识破,却已超出他的预想。

高育良沉默不语,面容异常平静。

李达康却已读懂——这般不动声色,正是他心潮汹涌的证明。

忽然间,李达康忆起祁同伟当年哭坟的模样。

难以想象,那人与眼前的祁同伟竟是同一人。

他神情复杂地望着祁同伟,惊愕中带着茫然。

相识多年,他竟辨不出哪个才是真实的祁同伟。

这令他难以接受。

此时赵立春再度开口:

“若告诉你,育良的省长之位也是同伟运作的,你可会惊得跌坐在地?”

李达康并未跌倒。

手中的水杯却应声碎裂。

门外立刻冲进两名持枪武警,警觉地扫视屋内。

随着赵立春挥手示意,两人默然退去。

但李达康脸上的惊惶已无处掩藏。

省长之位竟是祁同伟运作?他百思不解。

当时他不过是个公安厅长,连副省级都不是。

怎敢如此行事?难道不怕万劫不复?

赵立春正要开口,却见祁同伟面色窘迫。

先前的笑意尽褪,他涩声道:

“老书记,说正事罢。

别再让我在达康书记面前出丑了。”

高育良闻言忍俊不禁。

赵立春却正色道:

“你的操作极具代表性,这是学术探讨。

别打岔,夸你还不领情。

再插话,我就让门口武警盯着你。

你或许不知,此处一举一动皆在注视之下。”

门外的几人正在登记,不想惹麻烦就仔细听好。

祁同伟面露苦色,也不再倒茶了,径直在桌前坐下。

倒是李达康含笑为他斟了一杯茶,随后望向赵立春,满脸好奇地说:“老书记,您讲讲,我也想听听同伟那神来一笔。”

赵立春谈兴正浓,毕竟这样的事,几十年也难得一见。

“这事要从同伟在京海的行动说起。

京海扫黑之后,他诱捕了何黎明——那小子你是知道的,是老刘那边的人。

那时沙瑞金杀气腾腾,带着尚方宝剑来汉东,就是冲着你们俩来的。

我临走前,把同伟的副省提名放进名单里试探沙瑞金,果然,他是带着杀心来的。”

“同伟敏锐地察觉到了危险,但你当时没意识到。”赵立春望向李达康,李达康也点了点头。

他原以为只是普通的收权,没想到背后这么复杂。

“所以同伟感觉到威胁后,借着何黎明的事,想祸水东引,把老刘拉出来打擂台。”听到这里,李达康眼睛一亮,难以置信地看向祁同伟——他竟敢这么做?

祁同伟低头喝茶,神情有些尴尬。

而高育良虽然面无表情,却也听得入神。

“老刘你们都知道,快退休了,根本不想折腾。

他干脆以退为进,把育良推荐上去当省长。

你们想,我走之前推荐育良做书记,老刘这一退,上面不可能再从外调一个省长过来,否则汉东就全乱了。

所以他们只能选育良。”

“说是同伟运作,其实是被老刘将了一军——不过用这一将换个省长,也值了。

后来同伟去京城拿两个厅官的逮捕令,顺道来我家。

好家伙,他一点不客气,拿我之前摆他一道说事,我也就顺水推舟,这才有了育良五一接任省长的事。”

“达康,现在你还敢小看同伟吗?在弱势里抓住机会,把汉东的棋局彻底翻了个样——这样的人,你可别光记得他哭坟啊。”

李达康此时已掩饰不住满脸的震惊。

就连赵立春讲述时,也透出事情并不简单,其间稍有不慎便满盘皆输。

但祁同伟,终究是赢了。

此刻的李达康最想确认的,是高育良是否参与其中。

他眼神刚投过去,高育良便直接开口:

“我没有参与。

只是他找老刘谈完后,来和我说了情况。

听完我就明白,省长这个位置是我的了。

其实同伟就算不去老书记那里,这位置也跑不掉。

但既然被架了上去,没办法,只能干!”

李达康一直心心念念的正是省长之位,高育良却轻描淡写一句“只能干”,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而祁同伟站在一旁,神情尴尬。

虽然这件事值得称道,但在祁同伟看来,其中更多是时代必然的巧合。

只要照那样做,结果便已注定。

他自认不敢当这份赞誉,因此面露窘色。

赵立春却十分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