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希望祁同伟升得太快,至于具体职务,
却一句未提,这已经很明显,
其实他愿意让祁同伟上去,这师徒俩在演一出险中求胜的戏。
吴春林极力低下头,
强迫自己不看向高育良,这师徒俩的胆量实在惊人。
这不是一般人敢做的决定,而他们早已付诸行动。
昨天得知消息时,他设想过多种应对方案,
却唯独没想到他们敢这样火中取栗,汉大帮果然不一般。
沙瑞金也没料到高育良会如此强硬,直接掀了桌子。
但他依然仔细听着高育良的每一句话,
并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漏洞。
他并不知道高育良已掌握内情,
只是自信抓住了关键,于是毫不退让地回应:
“育良同志,你的心情我能理解。
拔苗助长,从来都不是好事。
我明白你的顾虑,祁同伟是你最得意的学生,
你担心他升得太快难以驾驭,这我懂。
但一个干部要快速成长,就得不断加担子,
这一点你比我清楚。
而眼下汉东,
除了他,实在没有更合适的人选。
他的经验、你的栽培,
无人能及。
至于你担心的方面,我们也有所考虑:
让祁同伟兼任政法书记,至于,
我们可以当作奖励先留着。
如果他表现出色,就提前给他;
如果表现一般,也是一次难得的历练。
孩子大了,总要放出去飞的,不是吗?”
高育良依旧冷着脸,一言不发。
沙瑞金见状,果断扫了他一眼,随即说道:
“同意祁同伟同志兼任政法书记的,请举手。”
沙瑞金率先举手,田国富紧随其后。
李达康略一迟疑,也举起了手。
吴春林和邱泉紧接着举手赞同,唯有高育良 不动,未作任何表示。
军装代表再次选择弃权,最终以十二票赞成、十票通过的结果形成决议。
李达康凝视着高育良的神情——他太熟悉这位老对手的作风。
此刻的状况显然不合常理:若他心怀不满,绝不会是这般表现。
往常当他持有异议时,总是面带笑容,而此刻却面若寒霜,其中必有蹊跷。
难道这是故作姿态?思及此处,李达康不禁惊出一身冷汗。
(章节过渡:103《沙瑞金与下属不得不说的秘密》)
祁同伟将任命书收进抽屉,点燃香烟陷入沉思。
这份新任命令既充满挑战,也暗藏机遇。
身兼政法书记与主管政法的副省长双重职务,他已成为汉东省政法系统当之无愧的掌舵人,全面执掌公检法体系。
如今的祁同伟实至名归地跃居汉东第三号人物,仅次于 一把手。
沙瑞金做出这个决定实属无奈。
他必须完成上级交付的重任,这是当前最紧迫的使命。
原有计划已被全盘打乱,只能另辟蹊径选择祁同伟作为突破口,通过赋予实权使其成为破局利刃。
对祁同伟而言,这无疑又是一次刀尖上的舞蹈。
但此次博弈已超越汉东地域,关乎全国格局。
他必须立足全局视角审时度势,否则难以取得实质进展。
赵立春派系的势力远超预期,虽然主战场不在汉东,但本省必须表明立场。
或许沙瑞金的诉求不止于此,但对祁同伟而言,当前局面已足够周旋。
二人本质的差异注定选择殊途,在某种意义上,沙瑞金的政途竟与祁同伟紧密相连,虽显荒诞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正当他凝神思索时,电话铃声响起。
听筒里传来老季的声音:“祁书记,刘新建已经恢复意识,但精神状态仍显萎靡,需要继续静养观察。”
电话那头,老季一时感慨万分。
当初随口一句话,竟然一语成谶。
他从未想过祁同伟有一天会成为他的顶头上司。
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他仍觉得不太自在。
尽管祁同伟是以主管政法的身份前来视察,他不敢得罪,却也暗自盘算:等新的政法书记上任,自己或许能借势挺直一点腰杆。
可他万万没料到,那位政法书记,竟然还是祁同伟。
他彻底绝望了。
祁同伟像一座沉重的大山,死死压在他身上,他无力反抗,只能接受这无法改变的命运。
而此时的祁同伟,根本不在意这些。
他全部心思都在刘新建身上。
刘新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他手上有油气集团资产流失的证据,这些资产全都流进了赵瑞龙的口袋。
金额虽不明确,但绝非小数目,至少数百亿起。
与山水集团和美食城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金钱总有痕迹。
只要抓住线索,就算人逃到天涯海角,也能将其抓捕归案。
因此,必须牢牢控制刘新建,把他作为关键证据握在手中。
祁同伟语气严肃地对老季说:“老季,这事非同小可。
刘新建牵涉极广,你必须确保他的安全,绝不能出任何意外,一点差错都不能有,明白吗?”
电话那头,老季下意识挺直腰板,郑重回应:“是!保证完成任务!”
……
港岛,望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