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搅拌机和振动棒对吧?”沈国平应声,重复一遍。
“是振捣棒,振动棒是干啥的?”潘木匠纠正沈国平的错误。
“呃,我也不知道。”沈国平只能撒谎,他总不能真的解释振动棒是小日子女菩萨们的专用魔法道具吧?
“就是秃噜嘴,说错了。”
“啊,你记住,是振捣棒,别买错了,”
潘木匠信以为真,叮嘱沈国平。
沈国平岔开话题:“那还得等振捣棒买回来才能开工么?”
“不用,现在就可以,我可以先把地梁,墙体和柱子的模板支上,等到搅拌机和振捣棒买回来,直接开始干活儿,也能省下不少时间。”
“行!那就先开始支模板。”这些活儿沈国平可帮不上忙,他只能听潘木匠的规划。
潘木匠也知道,沈国平着急要把房子盖好,然后结婚,这件事情,整个金岗村里的人几乎都知道。
谁让沈家小卖店是村里的经济和信息集散中心,大量的村民在没事的时候聚集在屋里看电视,任何消息在这里散播开来,都会在当天传遍整个金岗村。
叶淑玲不止一次说过大儿子的婚事,所以村里人知道也不足为奇。
“嗯,明天我就去干活,今天我得把工具准备好。”
木匠干活儿的工具可不少,潘木匠跟沈国平差不多,在十里八乡都颇有名声,毕竟他手头有一个很难买到的东西,那就是电锯。
他们潘家是家传的木匠,这个电锯也是他父亲依靠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人脉,才好不容易买到手的。
在十里八乡,这电锯是独一份,有了这个电锯,让潘木匠干活的速度大大增加。
潘木匠可是对这个电锯相当珍惜,每次用完,都会小心的检查一番,再做一些保养,然后才收拾干净放起来。
如今给沈国平家里干活,还是一个大活,潘木匠肯定会动用这个珍贵的电锯。
从潘木匠家里出来,沈国平没有回家,而是来到赵家。
赵喜早晨出去给附近三个乡里送完鱼,回来后便开始照顾孩子。
见沈国平进屋,他把已经睡着的孩子,小心翼翼的放进悠车里。
所谓的悠车,其实就是东北的一种特色,也被称为东北三大怪。
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这是因为东北冬天的外面狂风呼啸,窗户缝隙需要用纸加浆糊糊住,如果窗户纸糊在屋子里,狂风吹拂下,会被吹掉,而糊在外面,反而没事。
第二怪,大姑娘叼烟袋,这也是气候原因,冬天的东北很冷,大家基本都会在房子里猫冬,冬天足足有四五个月,呆在家里啥事都干不了,需要想办法打发时间,于是乎,大部分人都开始抽烟,这事不分男女。
这个时候,几乎家家的炕上都有一个烟笸箩,里面放着炕干的旱烟,所谓旱烟,就是自家种的烟叶,晒干后绑成小捆,存放起来。
这样的烟叶并没有那么干,想要抽的话,还需要进一步的烘干,大家基本都是选择放在烧热的炕头来烘干,烘干后,剪碎,放进烟笸箩里,想要抽的时候,便直接装进烟袋锅,压紧,点燃直接抽。
无论是大姑娘还是小媳妇,基本都会抽两口,也因此形成这样的怪现象。
第三怪就是养活孩子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