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市这边,沈国平虽然没有在这里居住过,但是每年都会来这里一趟,哪怕只是路过,加之,上辈子的弟弟在吉市有房子,所以,对这里,沈国平还算是熟悉。
他按照记忆中的位置,开车来到河南街大棚。
这里是吉市在1981年建设的首个室内大棚,里面的台面都是用砖头砌筑,水泥封面,屋顶则使用铁皮,要是换成几十年后,在铁皮的表面刷上防晒防腐的油漆,再弄点隆起加强刚性,就可以将其称之为彩钢瓦了。
把桑塔纳停在一个不碍事的地方,沈国平下车,走进大棚内。
这里叫做大棚,实际上,就是一个卖菜卖肉的室内市场。
沈国平是从东门进入大棚里的,从这里看过去,八十米长,十五米宽的大棚内十分宽敞,一百五十多个摊位统统摆满了各种商品。
每个摊位面前,都有来买东西的市民,人来人往,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
东侧入口处的摊位是卖水产的,里面有各种江鱼和虾蟹,不过松花江里的鱼味道不错,虾蟹的体型比较小,味道还不错,但是沈国平不喜欢,要是吃虾蟹,还是海里的更好。
“买点啥,孩子?来看看,这鱼虾都是早晨刚从江里打上来的,还活着呢,非常新鲜,要不要买点?”
沈国平扭头看过去,发现是一位卖水产的摊主正在跟自己说话。
这个市场已经建立将近两年,这位卖水产的摊主正是最初就在这里摆摊的那批人,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好。
这类人,也是后面发财的那批人。
“我看看。”
沈国平的空间里,倒是有不少的鱼,虾子并没有,螃蟹也没有。
看到身体还在不停跳动的虾子,沈国平微微一笑,问道:“老板,这虾多少钱一斤?”
“孩子你还真有眼光,这时候虾可不好打,所以价格么,有点贵,一块五一斤。”
“好家伙,这价格,确实不便宜。”
这时候,猪肉的价格也不过一块六,当然,这是没有肉票的价格,要是去国营供销社凭票购买的话,一斤猪肉也就不到一块钱。
“孩子,现在还不到六月呢,江里的虾数量不多,我这还是从国营饭店那边抢过来的呢,我也就这么多,你想要多买点,还没有呢。”
沈国平看了一眼,摊位上的水桶里,大约有十来斤的活虾,虾子也就半个食指大小,要不是足够新鲜,他还真的看不上眼。
“我要是都买了的话,老板你能便宜点么?”
“你都要?”摊主听沈国平口气这么大,顿时心里大喜,这虾可是相当难卖的,因为拿回家去做,也得用油煎才够香,可是油多珍贵,在这个大棚里,连一个卖油的摊位都没有,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嗯,过几天我大舅哥家的孩子满月,我寻思弄几个好菜,这虾挺新鲜,我寻思都买了。”
“既然孩子你都这么开口了,那我也不挣钱了,一块二,这里十斤多,你都拿走,算你十斤。咋样?”
沈国平拎起水桶,掂了掂,确认里面的重量没有太大的误差,便点点头,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