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哥,这边的鱼池估计再有一宿水就到了预定水位,到时候咋整?”
沈国平想了一下,到:“等过两天,我弄点鱼苗回来,到时候,你可就要忙起来了,暂时我大姑家我哥还过不来,你得自己看着两个鱼池的鱼。”
“没问题,不就是喂鱼么,一天两次,我自己也能整过来。”
这确实是个力气活儿,在没有专业喂食器的时候,关平只能划着小船,载着一袋子沈国平配置的饲料,然后站在鱼池中央,用铁锹铲着饲料,往水里扬。
看似这样的喂食比较简单,但是在水里,小船的平衡性和稳定性都很差,所以是很考验关平的平衡能力的。
一开始,关平也做不好,站在小船上,经常摇摇晃晃的,后来,沈国平用木头给他搭了个台子,一直能够延伸到距离中心三分之一的位置,这样一来,关平就可以在这里扬半袋,然后再绕着鱼池边扬剩下的半袋。
这样明显要走更多的路,一开始关平还挺满意,后来,他自己偷偷的划船在水面练习,他足足练习了两个半月,才算是达到能够稳定站在小船上扬饲料的程度。
“平哥,你别忘了,这个新的鱼池里也要有一个小船,不然我没法喂鱼。”
沈国平答应道:“行,我记着呢,我寻思,再给你弄个专门扬饲料的机器,这样一来,你就能省劲儿了。”
“啊?还有这样的机器呢?”关平满脸惊讶,他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应该有,回头我找人问问。”
到底有没有,沈国平也不太确定,国内暂时的话,应该还没有,但是国外肯定有,现在国内还不是以后的世界工厂,能够提供全球九成以上的工业产品。
但国内完善的工业链,和大量的产业工人,为以后转型成为世界工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机器是怎么用的?”
沈国平也没有亲眼见过,但是大致的原理他还是懂得。
“就是你把饲料倒进机器的料斗里,然后插电,出料口对准鱼池,打开开关,机器就能把鱼池扬进鱼池里。”
“能扬多远?”这个才是关平比较关心的。
“至少也得十几米吧,太近了的话,那不是没用了?”
“那还行!”关平觉得这个距离还可以接受。
“行了,我先去联系一下,回头再说。”
关平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沈国平进屋,拿起电话,给港岛那边拨过去。
“Ada吗?是我,沈国平,对,挖掘机已经买好了?嗯,摩托车的型号也确定了,就要雅马哈的Rx100!”
港岛的Ada记下来后,沈国平又接着道:“还要麻烦你帮我找一找,有没有专门给鱼池喂食的机器,是什么样的,你要是找到了,打电话告诉我一声。”
听到Ada应下来之后,沈国平才问候了一下对方和苏先生的家人们,得知他们都还不错,日子也是越过越好,才客气的挂断电话。
现如今,Ada已经是港岛那边沈国平的专用联络人,在新公司里面,她也有一个岗位清闲的兼职,这样,拿着双份工资,Ada的日子也过得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