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江厂长心急,而是他已经意识到,如果这两款自行车真的能够批量生产出来,那么未来的市场绝对不是问题。
“厂长,材料不是问题,但是我们如果想要进行量产的话,需要把这样的工件外包给咱们市里的机械厂才行。”
“为啥?咱们厂里做不了么?”
钱主任道:“咱们厂能做,但是只能靠手工制作,这样的话,效率太低,影响咱们的生产效率。”
“这样么?”江厂长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接着他继续问道:“机械厂那边能量产?”
“是的!”钱主任点头:“第二机械厂有这个能力,他们有机床,加工效率比咱们快多了。”
沈国平这时候开口道:“可是据我所知,现在的第二机械厂已经开始转型做洗衣机了,他们还能接这种外包的生产活儿么?”
“对啊,这件事情我也听说过,他们生产的洗衣机听说卖得不错!”
江厂长说完,钱主任面露难色。
“这,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他们有能力加工这个。”
这时候,江厂长忽然突发奇想,说:“如果我们也有机床的话,能不能自己生产?”
“厂长,买机床可不是小事,而且,咱们厂的工人怕是短时间内没办法熟练的操作机床。”
“这个你不用管,我只说,如果咱们有机床,也有成熟的工人,那么是不是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之所以江厂长会忽然这么想,因为他想到,春城市内有一家专门生产机床的第一机床厂。
该厂是在1958年成立的,是国有中型企业,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曾经是东北地图最大的磨床制造企业。
“这个,可以!”钱主任面色为难的点点头。
“可是厂长,如果要是自己买机床进行加工,咱们厂目前的人手怕是不够用。”
“这有什么的,再招人不就好了?”
江厂长的语气和神态里充满自信,现在因为开始逐渐转向市场经济,所以很多工厂因为没有了计划经济的订单,导致效益下降,有些产品单一的小工厂,甚至已经濒临倒闭,工资都发不出来,这个时候招人,随便一个公告发出去,自行车厂的大门都有可能会被挤破。
“咱们要招人?”
听到厂长这么说,在场的几个人纷纷目露喜悦之色。
这可是好事,谁家还没有个快要失业的亲朋好友了,如今的自行车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至少在去年一年,效益方面,自行车厂是绝对能够排在春城市内前十名以内的。
别小看这前十名,在春城市内,比自行车厂大的厂子有很多,自行车厂的效益能够挤进前十,证明它干掉了不少大厂。
以一个中小型的厂子干掉那么多的大工厂,这让江厂长在年前机关单位的会议上,大大的露了一回脸,以前自行车厂效益不好,他这个厂长也无人问津。
而今年,不少人在正月的时候纷纷去他家串门,为得就是想要把自家的孩子安排到自行车厂来上班。
扬眉吐气的江厂长一直想着,该怎么扩大生产,然后扩大厂子的规模,现在,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