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塔木镇(1 / 2)

“我以前到处走,在山里抬棒槌的时候,跟一个鄂伦春族的部落关系不错,还经常从他们手里收购一些东西。一来二去的就熟悉了,他们经常在山里走动,回头我去帮你问问。”

沈国平微微皱眉,问道:“离咱们家这里远不远?要是太远了,韩大爷咱们俩一起去吧。”

老韩头笑呵呵的道:“不远,从咱们这里走,奔西北方向走一天,就能到他们部落的地方了。”

“走一天?这么远呢?”

沈国平算了一下,按照普通人走山路的脚程来计算,每小时走个五公里左右,走一天,至少要十个小时,也就意味着是五十公里以上。

“还行,不算远,以前我抬棒槌的时候,经常在山里一走就是半个月,所以走一天不算啥。”

老韩头笑呵呵的说着。

沈国平却还是觉得如此劳动一个老人家替自己跑那么远的路。

“这样,回头韩大爷你要去的时候,提前跟我说,我跟你一起去,这样我也能认认路。”

老韩头想了想,点头答应下来。

“也行,你要是以后经常跑山打猎的话,认识认识鄂伦春部落的人挺好的,他们经常在山里走,对这片山很了解,能帮上你。”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到时候咱们带点稀罕的玩意儿过去,跟他们换东西。”

“哈哈,你觉得啥东西是稀罕玩意儿?”老韩头反问道。

沈国平考虑一下,回道:“我觉得,花生油,大豆油,白糖,各种药品,对他们来说,应该都是好东西吧?”

老韩头却得意一笑,道:“你说的这些东西确实不错,但是你少说了一个最关键的东西。”

“什么东西?”沈国平还没反应过来。

“傻孩子,酒啊!”

关学兴主动提醒道。

“哦,我还真忘记这个了。”

沈国平自己不怎么爱喝酒,自然想不起来这一点。

一般来说,少数民族都是喜欢喝酒的,还都很能喝。

鄂伦春族是国内人数最少得少数民族之一,到2021年总人口也就只有九千多,是真正意义上面的少数民族。

而这个时候,条件艰苦,鄂伦春族的人口数,估计最多也就五千出头。

“那韩大爷,咱们等下雪以后再去呗?”沈国平提议道。

“嗯?为啥?”老韩头不理解。

沈国平给出自己的解释:“你看,他们要是不搬家的话,咱们不如等下雪的时候再去,到时候我可以拉着爬犁,把东西都放爬犁上,比咱们背着省劲儿,还能多拿点儿东西不是?”

老韩头听完,不住的点头,赞同道:“有道理,那就等下雪后再去,反正他们一直住在那里,轻易也不会搬家。”

说好了这件事情后,沈国平便离开大石砬子,返回公社,顺便把四头已经宰杀好的野猪用三轮车送到收购站。

“还得是你啊,小沈!”

周主任看到这几头野猪后,老脸笑得好像菊花绽放。

“我这也是靠师父,山上我师父给我找到的野猪,我才能这么快打到它们。”

沈国平把功劳推给自己师父,免得太过引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