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哥,你行不?”关平平时不怎么爱说话,关键时候来一句,差点给沈国平噎死。
“我也不行!”沈国平实话实说,他确实不行,不过他的二姨父可以的,那是从小在江边长大的,最擅长在水里弄鱼。
沈国平记忆里,小时候他曾经跟着父亲在东江村串门,然后二姨夫家领着他家的大闺女石建华带着沈国平,几个人一起去江岔子里面抓鱼。
虽说是出去抓鱼,可是二姨夫没有带渔网,只拿了一个筐,到地方后,沈国平眼睁睁的看着二姨夫和表姐徒手抓鱼,他们的动作看起来很随意,站在浅水里,看到有水花的地方,便走过去,抓到鱼踪迹后,蹲下来,双手拇指靠在一起,往鱼那边扑过去,立刻就能抓到鱼。
这可是看呆了当初的沈国平,他自己也尝试过,除了弄自己一脸水,顺便把衣服弄湿之外,一片鱼鳞都没整到。
那时候他就知道,这是个从小培养的技术活,他这种半路出家,肯定不行。
当然,现在的沈国平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有了空间在手,抓鱼算什么?他直接在空间里面养鱼,想要吃什么鱼,直接从他的鱼池里拿就行。
不过这样一来,失去了不少抓鱼的乐趣。
所以说,人生就是这样,得到了鱼,就失去了抓鱼的快乐。
“连平哥你都不会用,那我们也不会。咋整?”
关平觉得这件事情有点麻烦。
“这有啥?你俩今天没啥事,就坐着船在水里练呗。”
“我们连抛网,那你干啥去?”赵喜好奇道。
“我当然还有事,咱们明天拉着鱼去赶集,不得有装鱼的东西么,不然你以为我买这么多塑料布干啥?”
“啊?塑料布能干啥?”赵喜和关平都不明白。
看着这两个笨蛋,沈国平都要被他们气笑了。
沈国平拿起塑料布,指了指自己的三轮车后车厢,道:“我把塑料布铺在车厢里,然后绑好,往里面装水,到时候把捞上来的鱼放进水里,这样一来,咱们的鱼到了地方都是活的,活鱼的价格跟死鱼的价格能一样么?”
这年头,死鱼最多也就六毛到八毛,活鱼的话,怎么都得卖一块钱一斤。
“对哦,活鱼肯定卖的贵!”
两人这才明白过来。
“明白了吧?明白了你们就去练抛网去吧,我得回去把牛车车厢整好。”
是的,沈国平打算明天赶牛车去,他倒是有力气骑三轮车拉鱼,可是三轮车的后车厢太小,根本装不了太多鱼,还是牛车的车厢更大,也装的更多。
回到家,沈国平把牛车的车厢板装上,然后开始用稻草把车里不平的地方填上,最后才把塑料布铺好,外面用绳子缠上一圈。
“你这是干啥呢?”
看沈国平忙活半天,把牛车的车厢都用塑料布盖上,沈连宝感到好奇,问他。
“这不是明天打算去隔壁公社卖鱼么?所以我想了这个招,等明天我给这里装大半下的水,然后把鱼捞上来,放里,到时候我卖活鱼,价格更高。”
沈连宝绕着车厢走了两圈,确定没有漏水的地方,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夸道:“别说,这还真是个好招,你咋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