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还是在北林宾馆那间私密性极佳的咖啡厅卡座。气氛却与初次会面时截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关乎巨大利益与命运的紧张感。陈山河这边,只有他和刘卫东两人。对面,吴天佑依旧从容,但他身边多了一个戴着黑框眼镜、一言不发、只是不断在笔记本电脑上敲打记录的年轻助理。
没有过多寒暄,吴天佑直接从助理手中接过一个超薄的平板电脑,解锁后推到陈山河面前。
“陈老板,刘先生,这是我们初步拟定的方案,请过目。”吴天佑的笑容依旧和煦,但眼神深处却多了一丝不容置疑的锐利。
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份名为《北林商贸城项目联合竞标及后续开发合作方案(草案)》的文件。陈山河和刘卫东凝神细看。
方案的核心内容清晰而惊人:
1. 成立联合体: 由吴天佑幕后控制的、在开曼群岛注册的“远景资本”,与陈山河的“北林山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组成“远景-山河联合体”参与竞标。明面上,山河地产作为本地实力代表和主要承建方出现。
2. 资金运作: 吴天佑负责解决项目所需的绝大部分资金,资金来源标注为“境外战略投资及银团贷款”,初步预估首期投入即高达数亿。山河地产需投入其能动用的所有流动资金,并以其名下沙场、运输队及王朝歌舞厅产权作为“必要的”抵押和担保,以“体现合作诚意和风险共担”。
3. 关系运作: 吴天佑明确表示,他已通过“特定渠道”,与省里乃至更高层面对此项目有影响力的关键人物建立了“有效沟通”,可以确保在招标资格预审、专家评审乃至最终定标环节,获得“倾斜性关照”。这部分,方案中用了大量模糊而专业的术语,但核心意思不言自明——上层路线他已铺好。
4. “清理”策略(方案中最核心、也最隐晦的部分):
· 对北林建总(国企): 利用其体制僵化、可能存在的内部矛盾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如某些不清不楚的账目、离退休领导的关联交易等),发动“舆论攻势”和“匿名举报”,重点打击其管理层信誉,制造内部混乱,使其无法集中精力应对竞标。
· 对宏图集团(省城过江龙): 调查其在全国其他项目是否存在违规操作、质量纠纷或拖欠款项等“黑历史”,进行精准狙击。同时,利用其在北林根基浅的弱点,在其项目团队驻地、人员往来等方面制造“麻烦”,进行骚扰和恐吓,迫使其知难而退。
· 对四海贸易及其他主要竞争对手: 方案明确提到“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削弱其竞标意愿和能力”。这包括但不限于:挖掘其负责人的个人丑闻或犯罪证据;威胁其供应链和客户;针对其核心技术人员或项目经理进行“策反”或“人身威胁”;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制造“意外”事故,彻底消除障碍。吴天佑特别强调:“这部分工作需要陈老板的团队发挥决定性作用,要快、要准、要狠,不留后患。”
5. 利益分配: 项目中标后,远景资本占股70%,山河地产占股30%。吴天佑解释,这是基于资金投入比例和“关系运作”的价值评估。同时,他承诺,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主要建筑材料采购、分包工程等“肥缺”,将优先交由山河地产关联企业负责,作为“额外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