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 > 第123章 金丝楠木引风波,邻村暗招破局忙

第123章 金丝楠木引风波,邻村暗招破局忙(2 / 2)

苏然皱着眉头:“那他们接下来会不会还有别的动作?比如在政策审批上给咱们使绊子,或者抢咱们的合作资源?”

“很有可能,”林悦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赵鹏刚才提到合作,其实是想趁机吞并咱们的项目。咱们现在最关键的是尽快完成文物申报和修复方案,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另外,周曼,你之前说的文旅基金,能不能加快推进?咱们需要资金来启动修复工程。”

周曼点点头:“我已经跟几家投资机构沟通过了,他们对金丝楠木祠堂的项目很感兴趣,下周可以安排实地考察。不过有个问题,文物修复的资金不能用商业基金,得申请政府的文保补贴。我明天就去县文物局跑一趟,问问补贴的申请流程。”

正说着,赵磊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悦悦,我刚从县城回来,发现邻村在咱们村周边的几个路口都立了广告牌,上面写着‘金丝楠木骗局,林家村文旅项目请勿上当’,还有他们项目的宣传语。我已经拍了照片,咱们可以起诉他们造谣诽谤。”

林悦接过照片,只见广告牌上的文字醒目刺眼,甚至还配了张模糊的“古墓盗掘现场”照片,明显是伪造的。她气得手都在抖:“太过分了!他们这是明目张胆地违法!赵磊,你帮我联系律师,咱们不仅要起诉他们诽谤,还要要求他们拆除广告牌,公开道歉!”

赵磊点点头:“我认识市里一家律师事务所的主任,专门打知识产权和名誉权的官司,我现在就联系他。另外,我还听说邻村跟咱们之前谈好的建材供应商签了合同,把原本要给咱们的木材都截胡了,价格还比咱们高了20%。”

“这群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苏然咬牙说道,“不过没关系,我表哥在邻市开了家木材厂,专门供应古建筑修复的木料,我现在就给他打电话,让他优先给咱们供货。”

林悦看着眼前的两人,心里暖暖的。虽然邻村的刁难让项目陷入困境,但有这么多支持她的人在,她就有信心渡过难关。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生机勃勃的村庄,语气坚定:“不管他们耍什么手段,咱们都不能退缩。这不仅是为了咱们村的文旅项目,更是为了保护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当天下午,律师就赶到了村里,看了广告牌的照片和邻村记者会的录像后,当即表示:“这些证据足够证明对方存在诽谤行为,咱们可以先向法院提交诉前禁令,要求他们立即拆除广告牌,停止侵权行为。同时,咱们还可以向当地文旅局和市场监管局投诉,让行政部门介入调查。”

林悦让律师尽快准备材料,自己则跟着周曼去了县文物局。局长张建国听说了林家村的情况,很是重视:“林女士,你们发现的金丝楠木祠堂确实很有保护价值,我已经把情况上报给了省文物局,申请将其列为省级文保单位。至于文保补贴,只要申报成功,就能拿到一笔专项基金,用于祠堂的修复和保护。”

“谢谢张局长,”林悦感激地说,“不过邻村现在到处造谣,说我们破坏古建筑,会不会影响申报流程?”

张建国摇摇头:“不会的。省文物局已经收到了周明研究员的检测报告,明确了祠堂木材的合法性和历史价值。而且我们会派专人去邻村调查,制止他们的造谣行为。你们放心,文物保护是国家大事,不会让别有用心的人破坏的。”

从县文物局出来,周曼接到了投资机构的电话,对方表示下周一会来村里实地考察,希望能看到详细的项目规划和修复方案。林悦和周曼立刻赶回村里,召集项目团队开会,熬夜修改规划方案,把金丝楠木的保护和利用作为核心亮点,还加入了非遗文化展示、传统手工艺体验等内容,让整个项目更加丰富立体。

周日晚上,林悦正在办公室核对方案细节,苏然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条走了进来:“别太累了,先吃点东西。表哥刚才打电话说,木材已经准备好了,下周就能运过来,足够支撑前期的修复工程。”

林悦接过面条,心里暖暖的:“辛苦你了,还要麻烦表哥。对了,赵磊那边怎么样了?律师的材料准备好了吗?”

“都准备好了,明天一早就去法院提交诉前禁令,”苏然坐在她身边,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悦悦,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不管遇到什么事,我都会陪着你。”

林悦靠在他肩上,吃着温热的面条,连日来的疲惫仿佛都消散了不少。她知道,明天又将是一场硬仗,但只要有苏然在,有团队的支持,有政府的帮助,她就有信心打赢这场仗,让古老的祠堂重焕生机,让林家村的文旅项目走上正轨。

第二天一早,律师就带着材料去了县法院,很快就拿到了诉前禁令。林悦让人立刻联系邻村,要求他们拆除广告牌,否则就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邻村见林家村动真格的,又听说省文物局要介入调查,只好乖乖拆除了所有广告牌,还在当地报纸上刊登了道歉声明。

周一上午,投资机构的考察团如期而至。林悦带着他们参观了祠堂,展示了专家的检测报告和详细的项目规划方案。考察团负责人看着祠堂里的金丝楠木柱子,赞不绝口:“林总,你们这个项目太有潜力了!金丝楠木祠堂是独一无二的核心资源,再加上非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体验,绝对能吸引大量游客。我们愿意投资五千万,跟你们共同开发这个项目!”

林悦和周曼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喜悦。这不仅意味着项目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更意味着他们的努力得到了认可。林悦握着负责人的手,语气激动:“谢谢你们的信任!我们一定会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把林家村的文旅项目打造成一个精品工程,既保护好文化遗产,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考察团离开后,林悦召集村民开了个大会,宣布了项目的最新进展——省文物局已受理祠堂的文保单位申报,投资机构将注入五千万资金,修复工程下周就能正式启动。村民们听了,都高兴得欢呼起来,张大爷更是激动地说:“太好了!咱们村终于有盼头了!我一定好好带徒弟,把老木匠的手艺传下去,把祠堂修得漂漂亮亮的!”

林悦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虽然项目启动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总能看到希望。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还有祠堂修复、非遗工坊建设、旅游线路规划等很多工作要做,但她有信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林家村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夕阳西下,林悦和苏然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给村庄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苏然握着她的手,轻声说:“悦悦,你看,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林悦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是啊,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未来,咱们还要把村里的教育、医疗都搞上去,让村民们不仅能致富,还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远处的祠堂在夕阳下静静矗立,仿佛在见证着这个村庄的新生。林悦知道,老祖宗留下的不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更是一种坚韧不拔、团结互助的精神。而她,将带着这种精神,带领林家村的村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