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非遗体验民宿”和“非遗体验线路”正式推出。第一个来体验的是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她住在周阿婆隔壁的老房子民宿里,跟着周阿婆学了两天扎染,还自己做了一条扎染围巾。离开的时候,李女士激动地说:“这两天太有意义了!我不仅学会了扎染,还听周阿婆讲了很多老故事,感觉就像回到了小时候的外婆家。以后我每年都来,还要带朋友来!”
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的收入也越来越高。老周把自己的老房子改成了民宿,每个月能赚两万多块,比之前种地强多了,他笑着说:“幸好当初没拆老房子,现在既能守住家,又能赚钱,比拿拆迁补偿款强一百倍!”
可没过多久,又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随着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一些年轻人开始觉得老手艺“太麻烦”“不时尚”,不愿意花时间学,甚至有人把老艺人教他们的扎染、竹编技巧,改成了简单的机器生产,用来快速赚钱。
有一次,小郑的“老手艺新传播”团队接到了一个大订单,要做五百条扎染围巾。为了赶工期,小郑的团队成员小吴,偷偷用机器印染代替了手工扎染,结果围巾的图案死板、颜色不均,客户收到后很不满意,要求退货,还说以后再也不跟他们合作了。
苏晓舟知道后,特别生气,把小郑、小吴叫到办公室,严肃地说:“咱们做老手艺传播,核心是传承老手艺的‘魂’,是手工制作的温度和匠心。要是用机器代替手工,咱们的扎染就跟市面上的普通围巾没区别了,客户为什么还要买咱们的?咱们这么多年坚守的文化根脉,不就白费了吗?”
小吴低着头,愧疚地说:“苏总,我错了,我不该为了赶工期用机器印染。以后我一定好好跟周阿婆学手工扎染,再也不偷懒了。”
这件事让苏晓舟意识到,传承老手艺,不仅要给年轻人提供平台和机会,还要让他们明白老手艺背后的“匠心”和“文化意义”,让他们从心里热爱老手艺,愿意花时间、花心思去传承。
于是,苏晓舟启动了“匠心传承计划”。他邀请省里的非遗专家来村里讲课,给年轻人讲老手艺的历史、文化价值;组织年轻人去省里的非遗博物馆参观,让他们看看老艺人是怎么用一辈子的时间坚守一门手艺的;还在村里设立了“匠心奖”,每年评选出最用心传承老手艺的年轻人,给予奖金和荣誉证书。
周阿婆也主动提出,要给年轻人开“匠心传承小课堂”,每周给年轻人讲自己学扎染的经历,教他们怎么选布、怎么配色、怎么扎结,还告诉他们:“手工扎染,每一条围巾的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每个人的故事一样,有温度、有感情。机器印染的围巾,看起来一模一样,可没有灵魂,留不住人心。”
在“匠心传承计划”的推动下,年轻人慢慢明白了老手艺的价值,开始用心学习。小吴跟着周阿婆学了半年,不仅掌握了复杂的扎染技巧,还自己设计了新的扎染图案,把村里的老槐树、老油坊都画进了图案里,深受游客喜欢。他笑着说:“现在我觉得,手工扎染不是麻烦,而是一种享受。每次看到自己做的围巾被游客喜欢,我就特别有成就感。”
随着“非遗旅游”的发展和“匠心传承计划”的推进,林家村的文化根脉越来越稳固,名气也越来越大。不仅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村里体验非遗、感受乡村文化,还有不少高校把林家村设为“乡村文化研究基地”,组织学生来村里调研、学习。
有一次,某高校的学生来村里调研,跟周阿婆学扎染的时候,问周阿婆:“阿婆,您做扎染做了一辈子,不觉得累吗?”
周阿婆笑着说:“累啊,有时候扎结要扎到半夜,手指都肿了。可每次看到年轻人学会扎染,看到游客喜欢我的扎染,我就觉得不累了。这手艺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得把它好好传下去,不能在我手里断了。”
学生们听了,都很感动。调研结束后,他们写了一篇关于林家村文化传承的论文,发表在知名期刊上,让更多人知道了林家村的故事。
这年年底,林家村成功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还被评为“全国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村”。省文旅厅的李厅长亲自来村里授牌,在授牌仪式上,李厅长说:“林家村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盖新楼、修新路’,而是要守住乡村的‘魂’——这个‘魂’,就是老物件、老手艺、老故事,就是村民们对家乡的深情,就是一代又一代人坚守的文化根脉。林家村的模式,值得全国所有乡村学习!”
授牌仪式结束后,林悦坐在轮椅上,看着广场上热闹的人群,看着年轻人跟着老艺人学扎染、学竹编,看着游客们拿着老物件拍照、听老人们讲故事,心里满是欣慰。苏晓舟走到母亲身边,轻轻握住母亲的手:“妈,咱们做到了,林家村的文化根脉守住了,还会一直传下去。”
林悦点点头,眼里闪着泪光:“晓舟,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你还要带着村民们,继续坚守下去,让林家村的老物件有地方放,让老手艺有人学,让老故事有人听,让林家村的灵魂,永远鲜活。”
夕阳下,细雨已经停了,晚霞把天空染成了温暖的橙红色。村口的老槐树下,孩子们围着老艺人学剪纸,笑声清脆;“乡村记忆馆”里,游客们还在认真听老人们讲过去的故事;扎染作坊里,周阿婆正带着年轻人染布,蓝色的染料在布上晕开,像一幅灵动的画。
林悦知道,林家村在时代浪潮中坚守的这场“文化守护战”,不会结束。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新的考验,但只要一代又一代人愿意坚守、愿意传承,林家村的文化根脉就会永远延续,林家村的灵魂,就会永远鲜活。而林家村的故事,也会在这场坚守中,书写出更加精彩、更加动人的篇章,成为时代浪潮中,乡村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