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白衣盗 > 第5章 共析张世荣疑点

第5章 共析张世荣疑点(2 / 2)

“都有可能。”赵茂沉声道,“或许玉佩本身记录了什么秘密,或许它是指向某个关键人物或地点的信物。张世荣和淮安王如此紧张它的下落,正说明它至关重要!”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已知的线索、合理的推测拼凑在一起,一个以淮安王为潜在幕后黑手、张世荣为前台执行者、涉及边军势力的构陷太子框架,逐渐清晰起来。

(四) 锁定核心,定计寻证

“如此看来,我们的目标,必须调整。”李致贤目光锐利,“不仅要扳倒张世荣,更要揪出他背后的淮安王!而要达成此目标,我们需要三类铁证!”

他屈指计数:“第一,证明当年构陷太子之罪证系伪造的直接证据。这可以从笔迹鉴定、当年经手人证词、以及太子自辩状等方面入手。”

“第二,证明张世荣与淮安王勾结的证据。这包括他们的资金往来、秘密通信、以及共同策划阴谋的人证物证。马庸,作为张世荣的心腹,是关键突破口!”

“第三,也是最能一击致命的,”李致贤加重了语气,“证明淮安王与边军势力勾结、意图不轨的证据!赵天雷,是此环节的核心!他很可能掌握着淮安王与边军某部将领往来、甚至可能涉及兵力调动的直接证据!”

赵茂重重一拍石壁,震得簌簌落灰:“没错!这三类证据,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尤其是第三类,若能坐实,便是谋逆大罪,任他淮安王是皇叔还是王爷,也难逃法网!”

方向明确,目标清晰,两人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斗志。

“当务之急,仍是找到赵天雷。”赵茂道,“按我们之前商议的,明暗两条线同时进行。我会让石柱动用所有江湖关系,撒下大网。李大人你则需利用职权,暗中调阅所有与淮安王府、以及西北边军重要将领相关的档案、账目,寻找异常资金流动或人员往来记录。”

“可以。”李致贤点头,“此外,我会设法加强对马庸的监控。他经此惊吓,虽称病不出,但必有动作。或许能从他身上,找到通往淮安王的线索。”

“还有一事,”赵茂沉吟道,“关于内鬼……此次荒庙之会地点泄露,极为蹊跷。你我仍需小心。非核心信息,暂不告知手下。”

李致贤肃然道:“殿下放心,李某晓得轻重。”

计议已定,两人都稍感安心。虽然前路依旧布满荆棘,强敌环伺,但至少,他们看清了对手的轮廓,明确了进攻的方向。

(五) 童言无忌,暗藏玄机

就在两人准备稍作休整,然后分头离开这临时藏身之所时,下方的山林中,隐约传来了一阵细微的、似乎是孩童压抑的哭泣声,以及一个压低的、焦急的安抚声。

这荒山野岭,深夜时分,怎会有孩童?

李致贤与赵茂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惑与警惕。莫非是追兵新的诡计?

赵茂示意李致贤留在原地戒备,自己则如同灵猫般,悄无声息地向下潜行,靠近声音来源。

拨开层层藤蔓与灌木,借着透过林叶的微弱月光,赵茂看到了一幕令他意想不到的景象——在山崖下方不远处的一个小土坑里,蜷缩着两个人。一个是个头发花白、衣衫褴褛的老乞丐,正捂着一个小男孩的嘴,满脸惊恐地望着四周。而那小男孩,约莫七八岁年纪,脸上脏兮兮的,正因害怕而小声啜泣着,那双带着泪光的大眼睛,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明亮。

看情形,这像是一对逃难或者躲避什么的祖孙,并非追兵。

赵茂稍微放松了警惕,但仍未完全现身。他正欲悄然退回,却听那老乞丐用带着浓重外地口音的声音,低声哄着那男孩:“……莫哭了,乖娃,莫哭了……等天亮了,爷爷就带你去找你李叔叔……找到李叔叔就安全了……”

李叔叔?

赵茂心中一动。他仔细看向那男孩,虽然脸上污秽,但那双眼睛……似乎有几分眼熟?再结合“李叔叔”这个称呼……

一个几乎被他遗忘的身影浮上心头——静水县,黄惜才之子,黄菡?!

他怎么会在这里?!还和一个老乞丐在一起?!

就在赵茂惊疑不定之际,那小男孩黄菡,似乎因为恐惧,挣脱了老乞丐的手,带着哭腔喊道:“我要找李叔叔……还有猫鹰爷爷……他们说京城有坏人,菡儿怕……”

猫鹰爷爷!

这四个字如同惊雷,在赵茂耳边炸响!这是他在静水县时,黄菡对他的称呼!这孩子,真的是黄菡!

他怎么会来到京城?又怎么会在这深夜出现在这荒山野岭?听他话中之意,似乎是来京城寻找自己和……李致贤?还提到了“坏人”?

赵茂不再犹豫,他压低声音,用一种尽量温和的语气,向着土坑方向问道:“……是……黄菡吗?”

土坑里的祖孙二人吓得浑身一颤,老乞丐更是将黄菡死死护在身后,惊恐地望向声音来源。

黄菡却似乎对这沙哑的声音有几分莫名的熟悉,怯生生地探出小脑袋,泪眼婆娑地望着黑暗中赵茂模糊的身影:“你……你是谁?你认识菡儿?”

赵茂无法解释,只能继续低声道:“你别怕。你李叔叔……就在附近。”

听到这话,黄菡的眼睛猛地亮了一下,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

赵茂不再多言,迅速退回山崖凹陷处,将

“黄菡?!他怎么会在此处?!”李致贤也是大吃一惊,霍然站起。黄惜才一家在静水县过得虽然清贫,但也安稳,为何会让孩子跟着一个老乞丐千里迢迢来到京城,还在这深夜流落荒山?

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上两人心头。

静水县,恐怕也出事了!而黄菡的到来,是福是祸?他口中那模糊的“坏人”,指的又是谁?

刚刚理清的头绪,似乎又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蒙上了一层新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