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碧眼见鬼(1 / 2)

民国初年,关东地界有个叫靠山屯的小村子,村子北头住着个叫王老蔫的佃户。此人四十出头,生得瘦小,平日里寡言少语,唯有一双碧绿的眼睛格外引人注意,村里人都私下叫他“碧眼老王”。

这老王年轻时本是山东人,逃荒到此地落了户。传闻他祖上曾有胡仙血脉,所以生来眼珠异于常人。这碧眼非同小可,白日里与常人无异,一到黄昏后,便能瞧见常人看不见的东西。

这年腊月二十三,正是小年,天上飘着鹅毛大雪。老王从东家那里结了一年工钱,虽不多,却也割了半斤猪肉,打算包顿饺子祭灶王爷。

回村路上,天色已暗,雪光映照下,四周白茫茫一片。走过老林子时,老王忽见雪地里有团白影蠕动,走近一瞧,竟是只通体雪白的狐狸,后腿被猎夹夹住,鲜血染红了周围积雪。

那白狐见人来,眼中竟露出几分哀求和人性化的神情。老王本就心善,加之祖上传闻与胡家有缘,便蹲下身来,轻声道:“莫怕,我帮你解开。”

他费力掰开铁夹,那白狐挣脱出来,却不急着逃走,反而前腿弯曲,似在作揖感谢。老王从怀中掏出块干粮,掰碎了放在白狐面前:“快吃些东西走吧,这年头不太平,小心再叫人抓着。”

白狐吃了干粮,绕着老王转了三圈,这才消失在林深处。老王也没多想,拍拍身上的雪,继续往家走。

老王家中清贫,三间土坯房,院子用篱笆围着。一进门,他便觉得有些异样,灶台竟是热的,锅里还冒着热气。掀开锅盖一看,竟是一锅香喷喷的小米饭。

“奇了怪了,我出门前明明没生火啊。”老王挠头自语。

这时,里屋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老王抄起门闩,小心翼翼掀开门帘,却见炕上坐着个白发老翁,身穿白袍,面容慈祥。

“你是何人?”老王惊问。

老翁笑道:“恩公莫怕,我便是你今日所救那只白狐。我乃长白山胡家弟子,修行三百年,今日遭此一劫,幸得恩公相救。特来报答,也为避几日风头。”

老王虽有些吃惊,但他素知关东地界保家仙的传闻,便放下门闩:“既是仙家,为何会被凡间猎夹所伤?”

老翁叹道:“那猎夹非同寻常,是村里张猎户请道士施过法的,专困有道行的仙家。他近日与我有隙,设计害我。我需在恩公家中暂避七日,待元气恢复自会离开。”

老王本就一人独居,多个伴也不嫌多,便应了下来。当晚,二人对坐饮酒,老翁谈天说地,讲了许多关东奇闻异事,老王那双碧眼在烛光下越发显得幽深。

第三日夜里,老王从邻村帮工回来,见自家院外有个黑影徘徊。走近一看,竟是同村的李寡妇。

“李家嫂子,这么晚了有事?”老王问道。

李寡妇面色苍白,眼神躲闪:“王大哥,我、我听说你家来了位高人,想请他看看我儿子。他病了好些天,郎中都说没救了。”

老王心善,便将李寡妇请进院中。白狐老翁从屋内走出,看了李寡妇一眼,眉头微皱,将老王拉到一旁低声道:“恩公,此人身上有阴气,她儿子怕是冲撞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老王转述给李寡妇,她一听顿时泪如雨下:“我就知道!我家小宝前日在河边玩,回来就高烧不退,嘴里总念叨‘红衣姐姐’。”

白狐老翁掐指一算,道:“是淹死鬼找替身。明日午时,你带我去河边看看。”

次日正午,一行人来到河边。白狐老翁四下查看,指着一处河湾道:“就是这里了,水下有具女尸,已化作水鬼。它缠上你家孩子,想找替身投胎。”

李寡妇吓得跪地求救。白狐老翁取出一道符纸,念动咒语,符纸无火自燃,灰烬落入河中。不多时,河面冒起一串气泡,似有黑影潜走。

“我已与它谈妥,答应超度它往生,它不再纠缠你家孩子。”老翁道。

果然,当晚李寡妇的儿子就退了烧,神志清醒过来。此事一传十,十传百,村里人都知老王家里来了位高人。

又过两日,村里首富赵员外家派人来请,说是家中闹邪,请高人前去看看。

原来赵家半月前开始不得安宁,每到深夜,仓库里的粮食便会莫名其妙少了许多,守夜的家丁却都说没见外人进来。更诡异的是,赵家小姐近来神思恍惚,常说夜里有俊美男子入梦与她相会。

白狐老翁带着老王来到赵家,四下查看后,对赵员外道:“此非寻常鬼怪,乃是五通神作祟。”

赵员外大惊:“五通神?那不是江南才有的么?”

老翁解释道:“天下灵物本是一家。这五通神原是江南邪神,随商队北上至此。它贪财好色,缠上你家,既偷粮食,又纠缠小姐。若不早日驱除,恐有性命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