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更惊人的消息传来——昨夜凡是在赵老六铺子里买了棺材的人家,都听到棺中有异响,有的甚至见到棺盖无故震动。
屯里顿时谣言四起,都说赵老六的棺材铺闹鬼了。生意一落千丈,连平日与他交好的人也都避而远之。
赵老六走投无路,只得备上厚礼,再次求助神婆。神婆这次请神后,沉默良久,方才开口:“六爷,棺中仙道行已深,我请不动它。唯有关外长白山的胡三太爷,或许能降得住它。”
胡三太爷是关外保家仙中的头面人物,道行高深,但性情古怪,极少过问人间闲事。赵老六犹豫再三,眼看生意彻底垮掉,只得硬着头皮,带上干粮,只身前往长白山。
长白山林海茫茫,赵老六奔波七日,衣衫褴褛,干粮将尽,却连胡三太爷的影子都没见到。第八日傍晚,他精疲力尽,靠在一棵老松树下抹泪,自叹命苦。
正悲伤间,忽见一只白狐从林间闪过,后腿似有血迹。赵老六本是猎户出身,见状心生怜悯,撕下衣襟,采了些止血草药,小心为白狐包扎。白狐也不怕人,睁着黑溜溜的眼睛望着他,随后一瘸一拐消失在密林中。
当夜,赵老六在树下宿营,迷迷糊糊中又见那黑衣老者现身。此次老者面色稍霁,道:“你今日救狐,积了阴德。我且问你,为何要做这棺材生意?”
赵老六跪地哭诉:“祖传手艺,只为糊口度日。”
“糊口?怕是贪心不足吧!”老者冷笑,“棺材本是人生最后一件衣裳,你以朽木欺逝者,良心何安?我本是你祖上收服的一缕善魂,封于这楠木棺中,督促赵家后人诚信经营。如今看你利欲熏心,实在痛心!”
赵老六恍然大悟,连连叩头:“先祖明鉴,晚辈知错了!从今往后,定当诚信经营,再不敢欺心!”
老者叹道:“念你尚有善根,今日又救狐积德,我便再给你一次机会。回去后,将铺中劣质棺材全部销毁,重做十口上等棺木,免费赠予穷苦人家。若再有欺心之事,必取你性命!”
赵老六惊醒,发现天已大亮,自己竟睡在一处山洞中,身旁还放着几个山果。他知是仙家指点,不敢怠慢,连忙下山回屯。
回到黑水屯,赵老六二话不说,当即劈了铺中所有劣质棺材,选上等木料,精心打造了十口厚实棺木,免费赠予贫寒之家。起初众人不信,后来见赵老六确实改过自新,棺材做得一个比一个扎实,这才渐渐回转。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棺材铺再无异响。那口老楠木棺依旧静静躺在后院,只是每逢月圆之夜,赵老六总会焚香祭拜,口中念念有词。
一年后的某个雪夜,屯里最穷的孤老李头去世,无钱安葬。赵老六不仅送上最好的棺材,还出资操办了后事。当夜,他梦见黑衣老者含笑点头,随后化作一缕青烟,消散不见。
第二天清晨,赵老六发现老楠木棺上,不知何时落下一只玉扳指,正是祖传之物,多年前已然丢失。他知是先祖认可,从此更加谨守诚信,棺材铺生意日益兴隆,成了关外有名的“良心棺铺”。
至今,黑水屯的老人们茶余饭后,还会说起这“棺盖飞”的奇事,末了总不忘叮嘱晚辈:“做人要诚信,尤其我们关外人,就是对逝者,也得实实在在。要不然,保家仙看着呢,那棺盖说不定哪天就飞起来喽!”
而关于那只白狐,有人说它就是胡三太爷的化身,特地来试探赵老六的;也有人说,那是长白山的灵狐,报恩于他。种种说法,都为这故事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在关外的风雪夜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