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狐仙点金术(1 / 2)

民国初年,关东辽阳地界有个叫冯子安的年轻人,祖上本是京城大员,到他这代家道中落,只剩城西一处老宅和几亩薄田。冯子安读过几年私塾,心气高,不愿种地,整日想着重振家业,却苦无门路。

这年腊月二十三,小年刚过,冯子安从当铺回来,怀里揣着刚当掉祖传玉佩的几块大洋,愁眉不展。路过城隍庙时,见个白发老道在庙前摆摊,寒风中被冻得瑟瑟发抖。冯子安心善,掏出块热乎的烧饼递给老道:“道长,天冷,垫垫肚子吧。”

老道也不推辞,接过烧饼笑道:“后生心善,老道不能白受你的恩惠。我观你眉间有晦气,三日内必有大灾,送你一道符,贴身戴着可保平安。”说着从袖中掏出一道黄符递过。

冯子安本不信这些,但见老道说得郑重,还是接过符纸道谢回家。当夜风雪交加,他睡得正熟,忽被阵阵凄厉的狐叫声惊醒。起身掌灯,见院中积雪盈尺,有团黑影在雪地里翻滚哀嚎。

他提着灯笼走近一看,竟是只通体雪白的狐狸,后腿被铁夹子夹住,鲜血染红了雪地。那狐狸见他过来,眼中竟露出哀求之色。冯子安想起日间老道的话,心道:“莫非应在此处?”当即心软,费劲掰开铁夹,将白狐抱回屋中,取金疮药为其包扎。

白狐养伤期间颇为灵性,伤好后也不离开,常在院中徘徊。这夜冯子安梦见个白衣老者,对他拱手道:“多谢恩公救命之恩,我乃长白山修行的胡三太爷,日后必有报答。”

转眼过了正月十五,冯子安正为生计发愁,忽有远房表叔来访,说奉天城有家洋行招账房,月薪十块大洋。冯子安大喜过望,次日便收拾行装北上奉天。

这表叔姓赵,在奉天有些门路,果然帮冯子安谋得账房差事。洋行主要做皮毛生意,冯子安脑子灵光,不出三月便熟悉了业务,颇得东家赏识。

这日盘账,发现账目对不上,短缺了五十块大洋。东家疑心是冯子安做的手脚,要送官查办。正当焦头烂额之际,忽有个锦衣老者登门,自称姓胡,是长白山来的参客,愿为冯子安作保。

说来也怪,胡老者与东家闭门谈了片刻,东家竟转怒为喜,不仅不再追究,还提拔冯子安做二掌柜。冯子安欲谢胡老者,却早已不见人影。

当晚冯子安梦见白衣老者笑道:“恩公,日间老朽略施小术,已替你化解灾厄。明日你去城西鬼市,见个穿黑袍、持铜铃的卖家,他手中有块黑石,你务必买下。”

次日冯子安依言前往鬼市,果然找到个黑袍人,花五块大洋买了黑石。回屋在灯下细看,这石头黑黢黢毫不起眼,正要收起,忽见石头发光,照在桌上的铜钱上,那铜钱竟变作两块!

冯子安大惊,取块碎银试验,黑石照过,碎银也变作双份。他方知得了宝物,为其取名“点金石”。此后谨慎使用,每次只点化些许银钱,不敢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