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薄棺定命(2 / 2)

说完,崔半仙身子一软,回过神来,已是满头大汗。

从此,吴老四像变了个人。屯子里谁家有事他都去帮忙,修房砌墙、耕田伐木,出钱出力,毫不吝啬。雪天给孤寡老人送柴火,深夜送突发急病的娃娃去镇上瞧大夫,都是常事。他甚至把多年积蓄拿出来,给屯子里修了那座走了几十年、摇摇欲坠的木桥。

乡亲们都说吴老四疯了,攒了一辈子的家底就这么散光了。吴老四只是笑笑:“钱财身外物,活个心安。”

他也总能逢凶化吉。一次大雪封山,他迷了路,眼看要冻毙,恍惚间见一只红狐引路,把他带到一个避风的山窝子,那里竟堆着干柴火。又一次他帮人伐木,一棵大树莫名倒向他,脚下却不知被什么一绊,摔出去一丈远,堪堪躲过。

渐渐地,屯子里恢复了太平,再没出过怪事。那“鬼串门”似乎真的消停了。

开春后,县里水利队下来勘察,说靠山屯上游的水库年久失修,夏天山洪来了恐有危险,需组织民工加固堤坝。吴老四第一个报名,日夜守在坝上。

这日夜里,暴雨倾盆,山洪提前来了。吴老四巡坝时,听见下方村庄隐隐传来哭声和叫喊。他心头一紧,冒雨仔细查看,发现坝体一侧已被洪水冲出一个窟窿,水流正疯狂涌入,眼看就要决堤!下方整个屯子几十户人家危在旦夕!

他一边嘶吼着报警,一边毫不犹豫地抱起沙袋就往那窟窿里跳。冰冷的洪水瞬间没顶,他死死抱住沙袋,用身体堵在漏洞处。巨大的吸力拉扯着他,胸口憋得像要炸开。

就在他意识模糊之际,忽见水中泛起一团柔和的红光,一只巨大的红狐虚影出现在他身后,用身躯帮他抵住洪水冲击。同时,他恍惚看见一个穿着红棉袄、面色惨白的女人身影在不远处的洪流中怨毒地盯着他,却被红狐的光芒逼得无法靠近。

“功德…快够了…坚持住…”一个苍老的声音在他脑中响起。

村民们及时赶来,合力堵住了漏洞,把奄奄一息的吴老四拖了上来。堤坝保住了,整个屯子得救了。

吴老四病了一场,在炕上躺了半个月。屯民们轮流照顾他,送来无数鸡蛋、山货,把他家炕头都堆满了。等他能下地,走出院子,发现那棵枯死的老槐树,竟在春风中抽出了几根嫩绿的新芽。

崔半仙闻讯赶来,围着老槐树转了三圈,抚掌大笑:“好了!好了!枯木逢春,阴煞尽散!老四兄弟,你行了这么大善事,救了整屯人性命,天大的功德!你那‘薄棺命’,定然破了!”

当晚,吴老四又梦见了红狐老头胡三泰。胡三泰笑容满面,拱手道:“恩公,可喜可贺!你积下厚德,天命簿上你的命数已改!那‘鬼串门’已被胡天霸大人擒获,押送阴司治罪。老夫护持之功也已圆满,就此别过,后会有期!”说罢再次化作红狐,悠然远去。

吴老四后来一生无病无灾,儿孙满堂,活到九十六岁寿终正寝。

他去世时,家里儿孙早已备好了四六板的厚实寿材,上了七根子孙钉,风光大葬。

下葬后第三天,一个云游道士经过他的坟茔,忽然“咦”了一声,对身边道童指道:“你看那新坟,棺木厚实,葬制丰厚,可知墓主人生前必是福德深厚之人。”

道童好奇:“师父如何看得出?”

道士捋须笑道:“非是看出,是听到。寻常薄棺,埋于地下,黄土压顶,不过几年便吱呀作响,哀叹自身单薄,不堪重负。而厚棺德葬,安稳泰然,其声沉静,有圆满之意。此乃‘棺语’,唯有缘者能闻之。”

恰巧一阵山风吹过坟头,带来泥土与青草的气息,静谧安然,再无一丝悲鸣。

道童侧耳倾听半晌,茫然摇头:“师父,我什么也没听到。”

道士哈哈大笑:“无声之声,方为大音。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