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关外辽河畔有个沈家窝棚,村里有个汉子叫沈老三,三十出头,是个走村串户的货郎。这年深秋,他从县城办货回来,天色已晚,偏又遇上大雨,只得借宿在十里外的一处荒村老宅。
这宅子久无人住,窗纸破烂,蛛网横生。沈老三简单收拾了东厢房,生起一堆火,烤干了衣裳,啃了两块干粮,便倚着墙角打盹。
半夜,忽听得院中“咚、咚”作响,似有巨物踏步。沈老三一个激灵醒来,扒着破窗棂朝外一看——只见惨淡月光下,站着一个黑影,高出屋檐一大截,细长如竿,正仰头对着残月吐纳,口鼻间白气如练。
沈老三吓得魂飞魄散,那分明是个极高极瘦的鬼物!他缩在墙角,大气不敢出。那长鬼在院中徘徊片刻,竟一步步朝厢房走来,每走一步,地面便微微一震。
“咚、咚、咚——”
门被推开了,一个瘦长影子斜斜伸入屋内。沈老三偷眼看去,这鬼物青面黑唇,眼如铜铃,脖子少说有三尺长,弯腰钻进门时,脑袋几乎顶到房梁。它四下嗅闻,最终目光落在沈老三身上,咧开嘴一笑,露出满口细碎尖牙。
沈老三心道“我命休矣”,却见那长鬼并未扑来,反而退后一步,竟抱拳作揖,开口说话,声如破锣:
“兄台莫怕,俺乃山中修行之辈,今日冒昧,特来求兄台一事。”
沈老三战战兢兢道:“仙家…有何吩咐?”
长鬼道:“俺苦修三百载,已至关口。听闻人间有‘讨封’之说——若得正直之人金口玉言,便可突破瓶颈,修为大涨。明日午时,俺会现身村口,若兄台能对众人夸俺一声‘好个仙风道骨’,助俺得封正果,俺必厚报;若不肯…”
长鬼嘿嘿冷笑,伸出枯爪般的手,轻轻一划,墙角一个陶罐无声无息化为齑粉。
沈老三哪敢不从,连声应下。长鬼满意地点点头,身形一晃,化作黑烟散去。
次日沈老三逃回沈家窝棚,思来想去,觉得此事蹊跷。他想起村里有个黄三太爷,年轻时曾跟出马仙学过本事,如今年近八十,见多识广,便悄悄前去请教。
黄三太爷听罢,捻着白须沉吟道:“老三啊,你遇上的这是‘长鬼’,乃吊死鬼、冤死鬼等怨气所化,专修旁门左道。它哪里是求‘讨封’,分明是要借你阳口,骗得一方认可,好化身鬼仙,为害更烈!若你真说了那话,便是助纣为虐,它功德圆满,头一个就吞了你这‘恩人’补身子!”
沈老三吓得面如土色,忙问对策。
黄三太爷道:“莫慌,这类鬼物最怕被人叫破根脚。它既与你约定,便是结了因果,明日必来。你且如此这般…”
第二天午时,沈家窝棚村口果然阴风骤起,黑云压顶。那长鬼现出身形,竟比昨夜又高大了几分,它刻意做出几分庄严相,站在老槐树下,望向村人。
村民们早被惊动,聚在不远处指指点点,惊疑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