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地界有座老黑山,山下有个靠山屯,屯里有个后生叫马三宝。这马三宝生得眉清目秀,自幼聪颖过人,本是读书的好材料,奈何家境贫寒,爹娘早逝,只得在镇上饭馆当个跑堂伙计糊口。
这年冬天,大雪封山,饭馆生意冷清。掌柜的叫马三宝去三十里外的河口镇收账。三宝揣上干粮,天不亮就出了门。回来时已是傍晚,风雪愈大,迷了路径,竟一头扎进老黑山深处。
眼见天色渐暗,风雪更急,三宝正自慌张,忽见前方山坳处似有灯光闪烁。他紧走几步,近前一看,竟是座青砖灰瓦的小楼,门前挂着两盏红灯笼,在风雪中摇曳生光。门楣上悬一匾额,书“影光楼”三个鎏金大字。
三宝心中称奇:这荒山野岭,何时起了这般齐整的楼宇?但风雪逼人,也顾不得许多,便上前叩门。
门“吱呀”一声开了,出来个青衣小帽的老者,须发皆白,目光却炯炯有神。
“晚辈迷路遇风雪,求老丈行个方便,容我暂避一宿。”三宝躬身作揖。
老者打量他片刻,笑道:“既是读书人,便请进来吧。”
入门但见厅堂宽敞,四壁皆是书架,垒满了古籍典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书香与檀香混合的气息。堂中炭火正旺,暖意融融。
老者自称姓胡,乃此间管家。他引三宝到偏厅用饭,四菜一汤,虽都是山野素菜,却鲜美异常。饭毕,又沏上一壶香茗,茶叶在水中舒展,异香扑鼻。
“小哥似是读书人?”胡老问道。
三宝叹气道:“家境贫寒,虽读过几年书,如今却在饭馆帮工。”
胡老点头:“我家主人最爱读书人。这楼中藏书万卷,皆可借阅。只是有一条:凡从此处借阅之书,皆不可携出楼外,且须在三日内归还。”
三宝喜出望外,随胡老至书房。但见满架典籍,经史子集无所不包,更有许多孤本秘笈,是他从未见过的。他挑了一本《策论精要》,灯下细读,只觉得文思泉涌,往日难解之处,此刻豁然开朗。
读至深夜,胡老安排他在客房歇息。衾枕温暖舒适,三宝很快沉沉睡去。
次日清晨,三宝醒来,发现自己竟睡在一处山洞之中,哪还有什么楼宇?惊坐起来,却见身边整齐放着一摞书,最上面正是昨夜所读《策论精要》,书旁还有一张字条:“三日为期,勿忘归约。”
三宝疑是梦中,但书籍实实在在摆在眼前。他收拾好书,寻路下山回屯,一路思量,觉得必是遇到了山中仙家。
此后三宝每夜读书,果然过目不忘,思路清晰。三日后,他携书重回旧地,果见小楼依然。胡老迎他入内,验收书籍,又允他再借新书。
如此往来半年,三宝学问大进。这年恰逢县中学堂招考,三宝报名应试,竟高中榜首,得以免费入学。学堂先生见他文章锦绣,大加赞赏,预测他将来必能中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