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数月的干旱仿佛在一夜之间被打破。起初只是天际传来的几声沉闷雷鸣,随后,铅灰色的云层如同厚重的毯子,沉甸甸地压了下来。没有过渡,没有预警,瓢泼大雨便以一种近乎狂暴的姿态倾泻而下,密集的雨点砸在铁皮屋顶、帐篷和泥泞的地面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仿佛要将整个世界淹没。
非洲的雨季,来了。
这对于“疣猪”金矿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矿区的露天开采几乎陷入停滞,泥石流的风险让部分矿坑被迫关闭。通往外界本就糟糕的土路,彻底变成了无法通行的沼泽和河流,物资运输变得极其困难,与“沙漠骆驼物流”约定的后续粗金交接也被迫无限期推迟。
但比这些更致命的,是随之而来的疾病。
潮湿、闷热、卫生条件恶化,为蚊虫和各种病菌提供了绝佳的温床。几乎是在雨季开始后的第一周,第一例疟疾病例就出现在了“鬣狗”辅助兵的营房里。紧接着,像是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高烧、寒战、呕吐、腹泻……各种症状开始在营地内蔓延。
起初只是“鬣狗”们,他们居住条件最差,卫生习惯也最糟糕。但很快,病毒和寄生虫并不挑剔宿主。一些“暗影”队员也开始出现症状。尽管他们的营房相对干燥,个人卫生习惯更好,但也无法完全隔绝无孔不入的蚊子和受污染的水源。
矿区临时开辟的医疗点很快就人满为患。空气中弥漫着汗臭、呕吐物的酸腐和消毒水混合的刺鼻气味。痛苦的呻吟和呓语声不绝于耳。
“体温39.8度,寒战明显,血涂片确认是恶性疟原虫感染!”一名略懂急救的“暗影”队员戴着口罩,检查着一名陷入半昏迷的“鬣狗”士兵,对着卫星电话焦急地汇报。
电话那头,是远在东南亚的“医生”——组织内代号“脉动”的核心医疗顾问,一位精通热带医学和战场急救的专家。他正通过加密视频,远程指导着前线的救治。
“立即静脉注射青蒿琥酯!注意控制输液速度!补充电解质和水分,防止脱水性休克!把他和其他病人隔离开!”“医生”的声音透过嘈杂的雨声和呻吟声传来,冷静而专业,但透着一丝无奈。远程指导,终究是隔靴搔痒。
“青蒿琥酯库存不多了!优先给我们的人用吗?”那名负责医疗的队员压低声音问道,看着医疗点里躺着的几十号人,大部分是“鬣狗”,也有几名“暗影”队员。
“医生”沉默了一下,艰难地做出了决定:“……优先保障我们核心队员的生命。但……尽量救治,他们都是战斗力。”
这是一个残酷但现实的选择。特效抗疟药和高级抗生素在雨季的非洲是比黄金更珍贵的战略资源。
除了疟疾,急性痢疾和各类肠道感染也在肆虐。腹泻脱水带走了不少体弱者的生命,尤其是在“鬣狗”中间。他们缺乏基本的卫生知识,饮用不洁净的水,病情往往发展得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