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您的谨慎我完全理解。年轻人出门在外,多问几句是应该的。”他的语气依旧保持着“专业”,但语速稍微放慢,带上了一种近乎训导的味道,“但是,您也要明白,真正的机遇,往往都是稍纵即逝的。我们现在拓展的是新兴市场,很多布局都属于高度商业机密,不可能在电话里向尚未通过面试的候选人全盘托出,这是行业规矩,也是对其他候选人的公平,您说对不对?”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推心置腹”,甚至带上了一丝责备:“如果我们什么都能在电话里说清楚,那这份工作的含金量也就没那么高了,不是吗?至于公司名称和地址,您放心,等您面试通过,正式录用,所有手续、合同都会一清二楚!我们现在优先保障的是面试流程的顺畅和高效。”
“您要相信我们‘宏图国际’的实力和诚意!”刘主任的声音再次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我们主动联系您,预付机票邀请您过来实地考察,这本身就是最大的诚意和实力的证明!那些皮包公司、小作坊,做得到这一点吗?”
“您想想,月薪两万起步,包食宿机票,这样的待遇,在国内您能找到吗?如果不是业务发展急需,我们何必费这么大周折?”他的话语极具煽动性,开始直接攻击陈默最脆弱的痛点——极度的贫困和对高薪的渴望。
“我知道您可能最近求职不太顺利,碰过壁。”刘主任的话锋突然变得“体贴”起来,仿佛能洞悉陈默的一切,“但这恰恰说明,国内的市场已经饱和了,内卷太严重了!真正的机会在海外,在蓝海市场!像您这样的人才,在国内可能被埋没,但到了我们这里,就是宝贝!就是未来的骨干!”
“陈先生,我是真的欣赏您踏实肯干的品质,才跟您说这么多。”他的语气最后又软化下来,带着一种“我是为你着想”的语重心长,“机会就在眼前,抓住了,人生就此改变;错过了,可能就真的再也没有了。那边还有好几个候选人等着我回复呢。”
预付机票…实力证明…国内内卷…海外蓝海…人生改变…
这些话语,如同精准的心理操控术,一步步瓦解着陈默的疑虑。对方对他困境的“理解”,对他“品质”的赞赏,以及那看似无法作假的“预付机票”的诚意,都在一点点蚕食他最后的警惕。
是啊…国内还有什么希望?自己已经沦落到睡楼道了!还有什么可失去的?万一…万一是真的呢?那不就是一步登天,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吗?
那微弱的、代表理智的萤火,在巨大的生存压力和诱惑面前,风雨飘摇,仿佛下一秒就要彻底熄灭。
他握着手机,手心里全是冰冷的汗水。窗外的雨声不知何时又大了起来,哗啦啦的,像是在催促他做出决定。
电话那头,刘主任不再说话,只是保持着通话状态,传来他平稳而耐心的呼吸声,仿佛一位极有风度的猎手,等待着猎物最终的、自愿的沦陷。
漫长的沉默。
在黑暗中,陈默仿佛能看到两个自己在激烈搏斗:一个伤痕累累、渴望救赎;一个惊恐不安、大声警告。
最终,前者用尽全身力气,压倒了后者。
他听到自己用尽最后一点气力,声音嘶哑、仿佛脱水的鱼一般艰难地问道:
“……机票……怎么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