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DeepBlack深渊 > 第15章 论文与彷徨

第15章 论文与彷徨(2 / 2)

“我帮你问过几个老朋友,他们那边…唉,今年形势确实不好,头部公司卡学历、卡实习经历卡得特别死。一些小公司,又怕留不住你这样的人…”赵教授的话语里带着一丝无奈,“论文优秀,能帮你锦上添花,但很难…雪中送炭。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即战力,是能立刻创造价值的经验…”

陈默默默地听着,心一点点沉入冰冷的谷底。最后一点希望的火苗,也被这番坦诚而残忍的话浇灭了。连赵教授这样的人都无法为他打开一扇窗,他还能指望什么?

“不过,也别太灰心。”赵教授似乎想安慰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名片,“这是我一个学生开的创业公司,规模很小,刚起步,做智能硬件的。我跟他说了你的情况,他对你的算法能力有点兴趣。待遇可能很一般,而且创业公司不稳定,很辛苦。但你如果实在没别的选择,可以去试试看。”

陈默接过那张朴素的名片,看着上面陌生的公司名称和“技术总监”的头衔,心里五味杂陈。这或许是赵教授能为他争取到的最实际的机会了。他应该感激,但“待遇一般”、“不稳定”、“很辛苦”这些词,像冰水一样淋在他本就冰冷的身上。他需要钱,需要很多很多钱,去填家里的窟窿,去偿还欠款,去…改变那令人绝望的现状。这样一个微小的机会,似乎根本无法承载他沉重的需求。

“谢谢您,赵教授…我会…会考虑的。”他收起名片,低声道谢,声音里却听不出多少喜悦。

离开赵教授的办公室,走在春光明媚却感觉不到丝毫温暖的校园里,陈默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彷徨。论文得到肯定的喜悦早已消散无踪,剩下的只有更深重的迷茫和压力。

他就像一个手持利刃的武士,十年磨一剑,练就了一身不俗的武艺(论文的优秀证明了这一点),却发现眼前的战场早已不是冷兵器的时代。他精心打磨的技艺,在别人看来,或许只是一种无用而迂腐的摆设。

回到现实,他不得不再次面对那台破电脑和那个冰冷的求职邮箱。海投简历成了他每日必须完成的、令人作呕的仪式。

他像机器一样,搜索着所有可能相关的岗位: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尽管他并不擅长)、技术支持、测试工程师、甚至是一些完全不相关的销售、管培生…他疯狂地投递,不分行业,不分地域,只要要求里没有明写着“硕士及以上”或“三年以上工作经验”,他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投过去。

一份份精心修改却又千篇一律的简历,带着他微薄的希望,被投入虚拟世界的汪洋大海。然而,回应却寥寥无几。

大部分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偶尔有几封回信,点开一看,大多是系统自动发送的“感谢您的投递,您的简历已存入我司人才库”的冰冷回复。

极少数能接到电话面试,通常来自一些名字奇怪、规模极小、他从未听过的公司。电话那头的hR,语气要么同样疲惫不耐烦,问着程式化的问题;要么过于热情,天花乱坠地描绘着公司前景,却对具体薪资待遇含糊其辞,听起来更像皮包公司或传销。

每一次邮箱提示音响起,都会让他心脏骤停一秒,肾上腺素飙升。但每一次点开,几乎都是失望。从希望到失望的巨大落差,反复折磨着他的神经。他开始害怕听到提示音,却又像得了强迫症一样,每隔几分钟就忍不住去刷新邮箱页面。

这种漫长而徒劳的等待,这种不断被拒绝、被无视的感觉,一点点消磨着他仅存的自信和尊严。他感觉自己不像个人,而是一件被摆在货架上任人挑选、却无人问津的残次商品,等待着不知何时才会到来的、或许是极其廉价的抛售。

宿舍里,张浩已经很少回来了,据说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提前适应生活。刘胖子也在家人的安排下,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准备老家的公务员考试,虽然愁眉苦脸,但至少有条退路。

只有陈默,像一个被遗忘的孤岛,悬浮在毕业季喧嚣的海洋中央,四周是望不到边的迷雾和深不见底的深渊。论文答辩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离校的期限也越来越近。

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环顾四周,每一条路似乎都通往绝境。

那种无所依凭、前途渺茫的彷徨感,像一只冰冷的手,日夜扼住他的喉咙,让他喘不过气,让他在无数个深夜里,从噩梦中惊醒,浑身冷汗,心跳如鼓。

绝望,如同藤蔓,在黑暗中悄然滋生,越缠越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