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省报经济版以《草根与资本的滋味对决:舌尖上的实业坚守》为题,刊发了苏青鸾的深度报道。文章没有直接贬低山岚酱,而是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万家香创业的艰辛、孙维民工程师带伤指导研发的执着、与本地椒农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的情怀,以及山魂酱在工艺上的精益求精。文章将山魂酱定义为带着泥土芬芳和匠人温度的诚意之作。
这篇报道角度独特,情感真挚,引发了大量读者的共鸣和讨论。万家香山魂酱的名字,第一次以如此正面、深入的形象,进入了省城主流消费者的视野。
借此东风,林卫东果断决策,山魂酱正式上市!他没有选择与山岚酱硬拼高端渠道,而是主打品质良心、价格亲民,集中在江城本地及周边县市的农贸市场、社区小店以及万家香自己的直营点进行铺货。包装朴实,但分量扎实,价格只有山岚酱的三分之二。
市场的反应是敏锐的。许多被山岚酱价格劝退,或者对其品质稳定性存疑的消费者,纷纷转而尝试口碑不错的山魂酱。一经品尝,那种更为醇厚、稳定、层次分明的独特风味,立刻赢得了大量的回头客。
还是这个味道正!又香又麻,回味足!
价格实在,味道还好,以后就认准了!
口碑效应开始发酵,山魂酱的销量稳步上升,甚至开始反向渗透到省城的一些土特产店和追求性价比的超市。
这场双椒对决万家香凭借扎实的产品力、准确的市场定位和情感营销,在资本巨鳄的围剿中,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
初战告捷,但林卫东没有丝毫放松。他深知,对手绝不会坐视山魂酱成长起来。模仿、降价、渠道挤压……后续的手段必然会接踵而至。
必须建立起更坚固的护城河!他想起了之前布局的专利战略。
在杨律师的协助下,万家香山魂酱独特的七叶椒低温发酵及风味物质定向调控技术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同时,对山魂酱特有的风味图谱和产品外观,也申请了全方位的保护。
这步棋,在不久后就显现出了威力。
满福楼果然试图推出改良版的山岚酱,甚至在包装上都开始刻意模仿山魂酱的简约风格。但杨律师立刻发出了措辞严厉的律师函,明确指出其可能涉及的专利侵权和外观设计侵权风险。
与此同时,林卫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主动联系了之前那些因为风险而犹豫的本土合作商,以及一些被满福楼渠道挤压的小经销商,提出了一个万家香本土产业联盟计划。
我们不强求大家入股,而是采用更灵活的合作模式。林卫东在联盟筹备会上宣布,万家香将以优惠价格,向联盟成员稳定供应山魂酱及其他核心产品。同时,我们将共享部分技术标准,协助联盟成员提升自身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我们要做的,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抱团取暖,共同把江城本土食品的品牌打响!
这个计划,将众多分散的力量凝聚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张覆盖更广、根基更深的销售网络,有效抵御了满福楼的渠道优势,堪称釜底抽薪。
就在山魂酱销量节节攀升,本土产业联盟初见雏形,一切似乎都朝着有利方向发展时,林卫东接到了一个来自深圳的陌生电话。
电话那头是一个声音沉稳、带着广式口音普通话的中年男人。
是林卫东先生吗?我姓霍,是深圳品味方食品贸易公司的负责人。对方自我介绍道,我们对贵公司的山魂酱非常感兴趣,希望能与贵公司谈一谈……华南地区的总代理业务。
华南总代理?林卫东心中一动。这是一个将产品推向更广阔市场的绝佳机会!
然而,对方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的欣喜瞬间化为警惕。
我们了解到,贵公司目前似乎与华创资本有些……嗯,不愉快。霍先生语气平和,却意有所指,品味方与华创在业务上也有一些交集。不知林先生,是否介意与我们这样的公司合作?
林卫东握着话筒,眉头紧紧皱起。
这个品味方,是真的看中了山魂酱的市场潜力?还是……梁哲和郑胖子布下的又一个局?一场针对万家香渠道扩张的阴谋,似乎正伴随着机遇,悄然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