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土地争夺战(2 / 2)

价格在两人交替举牌中稳步上升,很快就突破了二十万。其他几家参与竞拍的企业早已偃旗息鼓,成了看客。

当林卫东叫出“二十二万”时,现场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这个价格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郑总脸上的轻松消失了,他皱了皱眉,看了一眼林卫东那边,再次举牌:“二十二万五千!”

林卫东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二十二万五千!这已经是他的极限!皮箱里的钱,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正好二十二万整。他无法再叫价了。

拍卖师的声音响起:“22号,二十二万五千!还有没有更高的?二十二万五千第一次!”

会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卫东身上。赵大海急得手心全是汗,嘴唇翕动,却发不出声音。郑总的嘴角重新挂上了得意的笑容,仿佛胜券在握。

林卫东深吸一口气,在拍卖师喊出“第二次”之前,他没有举牌,而是缓缓站了起来。他的动作吸引了全场的注意。

他没有看郑总,而是面向拍卖师和会场众人,声音清晰而有力地开口说道:“拍卖师,各位领导,各位同行。我是‘万家香’食品厂的林卫东。我们厂这次参与竞标,是抱着扎根实业、长期发展的决心来的!我们承诺,如果中标,保证在十个月内完成新厂区建设并投产,解决不低于一百二十个就业岗位,并依托孙维民工程师的技术,打造我们江城本地的优质食品品牌!”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尤其是“孙维民工程师”这个名字,在行业内颇有分量。他巧妙地避开了资金不足的短板,将竞标导向了实业决心、发展速度和未来贡献的层面。

说完,他才看向郑总,目光平静,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郑总,福满香资金雄厚,林某佩服。只是不知道,贵公司拿下这块地后,计划用多久建成投产?又能为本地解决多少就业呢?”

郑总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怔,他压根没仔细想过这些具体的实业规划,他只想拿下地皮,等着升值或者转手。他支吾了一下,脸色有些难看:“这个……我们自然有我们的安排……”

会场内响起一阵窃窃私语。对比林卫东清晰具体的承诺,郑总的含糊其辞显得格外苍白。那附加的投产和就业条件,此刻像一道紧箍咒,套在了郑总的头上。

拍卖师若有所思地看了林卫东一眼,再次确认:“二十二万五千第二次!还有没有加价的?”

郑总看着林卫东那平静却坚定的眼神,又感受着会场内微妙的气氛,心里突然有些没底了。再加价,风险太大,万一这小子不加了,自己岂不是要真的被套牢在这块地上搞实业?那可不是他擅长的。他犹豫了。

“二十二万五千……第三……”

“二十三万!”就在拍卖师即将落槌的瞬间,林卫东猛地举牌,报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价格!

二十三万!比他的全部家当还多出一万!

赵大海惊得差点叫出声,不解地看着林卫东。他们根本没这么多钱!

郑总也愣住了,他没想到林卫东还敢加价,而且直接加到了二十三万!他看着林卫东那副势在必得、甚至带着点破罐破摔意味的表情,心里最后一丝疑虑变成了确信——这小子是铁了心要这块地,而且背后可能还有他不知道的资金来源!再拼下去,代价太高,不划算!

“疯子!”郑总低声骂了一句,悻悻地放下了号牌,不再举牌。

“……二十三万第三次!成交!”拍卖槌落下,声音清脆。

“恭喜66号,‘万家香’食品厂!”

现场响起一阵掌声。林卫东感觉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完全浸透,双腿有些发软。他赌赢了!赌的就是郑胖子对实业风险的畏惧和对他自己决心的误判!那多喊出来的一万,是空城计,是心理战!

拿下土地的狂喜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当林卫东和赵大海办理完初步手续,走出国土局大门时,现实的冰冷立刻扑面而来——他们需要在一周内支付百分之三十的土地出让金作为首付,也就是六万九千元!而他们手里,只有二十二万,支付完首付,剩下的钱连偿还部分紧急拆借的高息借款都不够,更别提后续的建设了。那凭空多喊出来的一万,更是需要真金白银去填补的窟窿!

信用社的贷款还在走流程,远水解不了近渴。

“东哥,这……首付的钱……”赵大海看着皮箱里的钱,满脸愁容。

林卫东望着灰蒙蒙的天空,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土地拿下了,但更大的资金窟窿也出现了。这就像饿极了的人吞下了一块带肉的骨头,却差点被噎死。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他们面前,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

是梁哲!华创资本的梁哲!

“林总,恭喜拿下宝地!真是大手笔啊!”梁哲推了推金丝眼镜,笑容可掬,“不过,我猜,林总现在恐怕正在为接下来的资金发愁吧?首付,建设资金……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他顿了顿,声音充满诱惑:“我们华创之前的提议,依然有效。而且,鉴于林总您展现出的魄力和实力,我们甚至可以适当提高估值,降低股权比例要求。雪中送炭,总好过锦上添花,您说呢?”

林卫东看着梁哲,这个可能与对手暗通款曲的资本掮客,在这个他最脆弱、最需要资金的时候再次出现。

是饮鸩止渴,接受这看似诱人却可能暗藏毒药的资本?还是硬扛过去,寻找那渺茫的其他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