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贷审风云(2 / 2)

他目光坦然地看着胡主任,将问题抛了回去。胡主任脸色微变,他手里的所谓“反馈”根本拿不出具体证据,只是些模糊的传言和刻意夸大的信息。

接着,林卫东应对“口味不稳定”的指控:“关于产品质量,我想请各位领导回忆一下,不久前省报对我们厂的正面报道,以及省工业大学实验室为我们出具的权威鉴定报告。我们的每批产品都有严格的质检流程,孙工加盟后,更是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口味不稳定’的说法,是对我们全体工人和孙工心血的无端指责!如果胡主任有确凿证据证明哪一批次产品存在问题,我们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孙维民也适时补充,从技术角度再次强调了质量控制的严谨性。

最后,面对“南方巨头入侵”这个无法证伪的宏观风险,林卫东没有回避,而是将其转化为展示自身优势的机会!

“至于市场竞争,我从来不怕竞争!‘万家香’的优势在于接地气,了解本地市场,在于我们扎扎实实做产品的匠心,在于我们有一个团结拼搏的团队!南方企业资本再雄厚,品牌再响亮,要想在本地市场站稳脚跟,也绝非易事!而且,我们此次申请贷款,就是为了抢在竞争对手大规模进入之前,提升自身实力,加固护城河!如果因为害怕竞争就畏缩不前,那才是最大的风险!”

他的反击,有理有据,有节有度,既驳斥了不实指控,又展现了应对竞争的自信和魄力。会场内的风向,再次悄然转变。

就在这时,风控部的部长,一位戴着老花镜、神情严肃的老先生,忽然开口了:“林厂长,你刚才提到城东新区项目的标杆意义,我很有兴趣。你能不能具体谈谈,这个项目如果能成功,对本地民营经济的发展,能起到什么样的示范作用?”

这个问题,看似超出了纯粹的信贷风险评估范畴,却暗合了更高层面的政策导向。

林卫东精神一振,他知道,这是另一个突破口!他立刻结合国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实体经济的政策精神,畅谈了“万家香”新厂区建成后,在吸纳就业、带动配套产业、增加地方税收、提升江城工业形象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将企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的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的阐述,格局宏大,立意高远,深深打动了与会的不少委员。

激烈的辩论和质询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最终,在刘主任的主持下,贷审会进入了投票环节。

投票过程是紧张而沉默的。赞成,反对,弃权……一个个委员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当刘主任宣布最终结果——“‘万家香’食品厂贷款申请,原则通过!”时,林卫东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背后已被冷汗浸湿。孙维民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虽然通过了,但贷款额度比最初申请的略有削减,放款条件也更加严格,要求林卫东个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担保,并且抵押了食品厂现有的全部资产和即将竞标的土地权益。

代价不小,但终究是赢了这一局!

散会后,胡主任面无表情地第一个离开了会议室,没有看林卫东一眼。

刘主任特意走过来,和林卫东握了握手,意味深长地说:“林厂长,年轻有为,不错!好好干!别辜负了这份支持和信任。”

带着贷审会通过的初步胜利,林卫东和孙维民返回江城。虽然过程曲折,但资金问题总算看到了解决的曙光,城东新区的宏伟蓝图似乎触手可及。

然而,就在他们回到厂里,还没来得及庆祝时,赵大海脸色难看地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东哥,刚得到的信儿!城东新区那块我们看中的最好的工业用地,下个星期就要正式挂牌出让了!”

“这是好事啊!”林卫东有些不解。

“好什么呀!”赵大海急得一跺脚,“报名参与竞标的企业名单里,除了我们,还有一家!就是省城的——‘福满香’食品公司!而且,我听说,他们准备的资金,比我们充足得多!”

林卫东的心猛地一沉!

刚刚在金融战场上击退了一次狙击,对手立刻又在土地市场上拉开了新的战线!福满香这次明目张胆地参与竞标,显然是志在必得,要掐断“万家香”扩张的咽喉!

信用社的贷款即便顺利到位,也需要时间。而土地竞标,近在眼前!

资金不足,对手强势,“万家香”的城东新区之梦,难道要倒在最后一步?这块决定未来的土地,最终将花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