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逆袭:黄金1988 > 第4章 雷霆手段与迷雾更深

第4章 雷霆手段与迷雾更深(1 / 2)

木门被猛地拉开,发出的声响在寂静的冬夜里格外刺耳。门外,正撅着屁股、捏着细棍往锁眼里涂抹不明液体的王猛,和在一旁放风的瘦高个,都吓得浑身一激灵,僵在了原地。

月光混着远处路灯的昏黄光晕,照亮了门口林卫东那张看似平静,眼底却寒光凛冽的脸。他并没有举枪,那支勃朗宁依旧紧紧别在后腰,被棉袄遮掩着。此刻,他手里握着的,是一把白天用来摊煎饼的、沉甸甸的平头铁铲,铲刃在冷月下泛着幽光。

“猛哥,这么晚了,有事?”林卫东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冰冷的质感,与平日里那个点头哈腰的小贩判若两人。

王猛到底是混迹街面的老油条,最初的惊慌过后,迅速镇定了下来。他直起身,将拿着小瓶的手背到身后,脸上挤出一个凶狠又尴尬的表情:“妈的,吓老子一跳!你小子不开灯,装神弄鬼的干什么?”

“收摊晚了,刚算完账,准备睡了。”林卫东的目光扫过王猛背在身后的手,又落在门锁上。借着光线,他能看到锁眼周围有少量透明的、正在微微冒泡的粘稠液体,散发出一股刺鼻的酸味。果然是腐蚀性东西!

“睡什么睡!”王猛见事情败露,索性耍起横来,上前一步,试图用气势压人,“老子来找你,是给你面子!下个月的保护费,准备好了没有?别想赖账!”

瘦高个也凑上来,阴阳怪气地说:“猛哥,我看这小子是赚了钱,翅膀硬了,不把咱们放在眼里了。要不给他长点记性?”

林卫东心中冷笑,知道今晚无法善了。对方既然用了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就是打定主意要把他往死里逼。隐忍已经毫无意义,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他必须反击,但反击的方式,必须符合他当下的身份,不能暴露底牌。

他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恐惧”和“委屈”,往后退了半步,举了举手里的铁铲,像是下意识的自卫动作:“猛哥,您这话说的……我哪敢赖账啊。只是这钱……实在难挣。您看,我这刚租了这么个小破屋,还没回本呢……”

“少他妈废话!”王猛不耐烦地打断他,伸手就想推开林卫东,强行进屋。

就在王猛的手即将碰到林卫东胸口的一刹那——

林卫东动了!

他侧身、拧腰、挥铲,动作快如闪电,一气呵成!那沉重的铁铲并没有劈向王猛的脑袋,而是精准地、用铲面狠狠拍在了王猛那只拿着小瓶的手腕上!

“啪嚓!”

一声脆响,伴随着王猛杀猪般的惨叫!小玻璃瓶脱手飞出,砸在墙上碎裂,里面的液体溅落,立刻在墙皮上腐蚀出一片白沫,发出“滋滋”的声响。

王猛捂着自己瞬间肿起老高、剧痛钻心的手腕,疼得弯下腰,冷汗直冒。他万万没想到,这个看似懦弱的小贩,下手竟然如此狠辣果决!

瘦高个也惊呆了,一时没反应过来。

林卫东一击得手,并未追击,而是迅速后退,再次举铲戒备,语气却带着一种故作惊慌的颤抖:“猛……猛哥!对不住!我不是故意的!您突然伸手,我……我吓坏了,本能就……就挡了一下!您没事吧?”

他这番表演,把“过失伤人”和“自卫过当”的界限拿捏得极好。周围已经有几户人家被惊动,亮起了灯,传来开窗和询问的声音。

王猛又疼又怒,还想发作,但看到林卫东手里那明晃晃的铁铲,以及周围渐渐聚拢过来的目光,心里也有些发虚。他毕竟只是欺软怕硬的地头蛇,真碰上不要命的硬茬子,也得掂量掂量。更何况,对方刚才那一下,又快又准,绝对不是普通小贩能有的身手!

“你……你小子等着!老子跟你没完!”王猛色厉内荏地撂下一句狠话,在瘦高个的搀扶下,灰溜溜地跑了,连地上碎裂的瓶子都没敢收拾。

林卫东看着他们消失在黑暗中,这才缓缓放下铁铲,后背也惊出了一层冷汗。他迅速关上房门,插好门栓,然后找了块破布,小心翼翼地清理掉门锁和墙上的腐蚀液体。

危机暂时解除,但他知道,麻烦才刚刚开始。王猛绝不会善罢甘休。

果然,第二天一早,林卫东刚开门准备生火,就看到赵明川工程师皱着眉头走了过来。

“小林,昨晚怎么回事?听说你跟码头帮的人起冲突了?”赵明川语气带着关切。

林卫东心里一紧,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他叹了口气,把昨晚王猛两人想来搞破坏,自己被迫“失手”防卫的事情,选择性地说了一遍,重点强调了对方使用腐蚀药水的阴险手段。

赵明川听完,脸色沉了下来:“这个王猛,越来越无法无天了!居然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他沉吟片刻,对林卫东说,“你别太担心。我们厂保卫科和派出所关系不错,这事儿我回头去跟保卫科通个气,让他们跟派出所打个招呼,重点‘关照’一下码头帮在这片的活动。光天化日之下,他们不敢太明目张胆。”

这无疑是雪中送炭!有国营大厂保卫科出面,派出所多少会给点面子,至少能对王猛形成一定的震慑。林卫东连忙道谢:“赵工,太谢谢您了!又给您添麻烦了!”

赵明川摆摆手:“没事儿,这帮社会渣滓,早就该整治了。你安心做你的生意。”他顿了顿,看似随意地补充了一句,“对了,下周末厂里工会搞个活动,需要订点方便吃的伙食,我看你这煎饼就不错,干净卫生又实惠。到时候我给你拉个订单,大概要一百套,你看能做吗?”

一百套!这可是笔大生意!林卫东又惊又喜,连忙答应:“能做!肯定能做!谢谢赵工照顾!”

赵明川笑了笑,没再多说,转身走了。

林卫东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感慨。这位赵工程师,似乎总是在他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而且方式恰到好处,既帮了忙,又不让他觉得欠下太大的人情。这究竟是纯粹的善良,还是别有深意?

接下来的几天,果然平静了许多。王猛和他那帮喽啰没有再出现,据说派出所确实加强了对火车站和码头区域的巡逻。林卫东的煎饼铺生意越发红火,赵明川介绍的一百套煎饼订单也让他小赚了一笔,暂时缓解了经济压力。

利用这段相对安稳的时间,林卫东开始有意识地接触厂里的工人,特别是那些年纪大、快要退休的老工人。他借着卖煎饼的机会,陪他们聊天,听他们讲厂里的往事,讲滨河市的历史。他小心翼翼地,将话题引向市郊那个废弃的“红星重型机械厂”。

大多数老工人对红星厂的印象都停留在“以前挺厉害,后来不行了,黄了”的层面。但有一位姓刘的退休老钳工,在喝了林卫东特意孝敬的二两散装白酒后,话匣子打开了,说出了一些不寻常的信息。

“红星厂啊……唉,可惜了。”刘师傅眯着眼,回忆道,“八几年那会儿,可是风光过一阵子。听说接过一批特别精密的活儿,保密级别挺高,厂子里还来了不少戴眼镜的专家,连我们这些老工人都不能靠近特定的车间。后来不知道咋回事,那批活儿突然就停了,设备也拉走了不少,厂子就开始走下坡路喽。”

特别的精密活儿?保密级别高?外来专家?林卫东的心脏猛地一跳!这时间点和描述,与“红箭”项目高度吻合!

他强压激动,故作好奇地问:“刘叔,那后来那些专家呢?还有厂里的技术资料,都哪去了?”

刘师傅摇摇头:“专家们没多久就撤了,神神秘秘的。技术资料?嗨,那种保密的东西,估计不是销毁了就是被上头收走了吧。厂子黄了以后,废铜烂铁卖了不少,剩下的都荒在那儿了,现在怕是野狗都不愿去喽。”

虽然信息依旧模糊,但“红星厂”与机密项目有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就在林卫东以为可以沿着红星厂的线索慢慢调查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打破了他的计划。

这天傍晚,他正准备收摊,一辆黑色的老式上海牌轿车,无声地停在了他的煎饼铺前。这种轿车在当时的滨河市,绝对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车门打开,一个穿着深色中山装、气质沉稳、约莫五十岁上下的男人走了下来。男人目光锐利,扫了一眼简陋的煎饼铺,最后落在林卫东身上。

“你是林东?”男人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