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了车费,林卫东深吸一口带着熟悉味道的空气,心情复杂地走进院子,凭着记忆来到自家老宅门前。
拿出那把锈迹斑斑的钥匙,插入锁孔,转动。
“咔哒”一声,门开了。
一股灰尘和霉变的气息扑面而来。屋里一片漆黑,寂静无声。
他摸索着打开灯(幸好还有电),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客厅。家具都蒙着白布,地上积着厚厚的灰尘,显然已经很久没人住过了。
父亲去世后,母亲随姐姐去了外地,这里就彻底空了下来。
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一切,前世的记忆和今生的紧迫感交织在一起,让他心头沉重。
纪老说父亲可能在这里藏了东西。K先生也因此不惜派杀手拦截。
会是什么?在哪里?
他关上门,反锁,然后开始了仔细的搜寻。
客厅、卧室、厨房……他翻箱倒柜,敲击墙壁和地板,检查每一个可能藏东西的角落。父亲是个细致严谨的老技工,如果真藏了东西,一定会非常隐蔽。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一无所获。汗水混着灰尘浸湿了衣服,额头的伤口也开始隐隐作痛。
难道猜错了?东西不在这里?或者早已被父亲销毁?
他疲惫地坐在父亲生前常坐的那张旧沙发上,目光无意识地扫过客厅角落那个厚重的、父亲用了大半辈子的老旧工具箱。
工具箱……
他猛地想起了K先生在茶艺馆最后说的那句话:
“他当年藏在厂工具箱底层的那本《无线电技术手册》,扉页上的那句话,我现在依然记得。”
厂工具箱?指的是这个吗?
林卫东立刻起身,冲到工具箱前。这是一个巨大的、绿色的铁皮工具箱,沉重无比。他费力地将其拖到客厅中央打开。
里面是各种整齐摆放的、擦拭得锃亮的旧工具,仿佛还在等待着主人的使用。林卫东仿佛能看到父亲伏案工作的身影。
他小心翼翼地将工具一层层取出,直到露出箱底。
箱底是厚厚的衬绒。他用手仔细摸索,果然发现有一块的边缘似乎有细微的松动!
他心跳加速,用指甲抠住边缘,慢慢将那块衬绒掀开。
旧书籍——《无线电技术手册》!
果然在这里!
林卫东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取出油布包,层层打开。
露出了那本充满岁月痕迹的手册。封面是红色的毛主席语录图案,典型的七十年代出版物。
他深吸一口气,翻开了扉页。
扉页上,是父亲年轻时俊秀而认真的字迹,写着一句当时流行的技术格言:“知识就是力量,技术改变命运。”
这应该就是K先生提到的那句话。但这句话本身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
他仔细查看扉页,甚至对着灯光看是否有隐形字迹,但一无所获。
难道线索不在这里?
他不甘心地一页页仔细翻动手册。手册内容很深奥,有很多父亲留下的学习笔记和电路图。
直到翻到接近后半本的一页时,他的手指停顿了。
这一页的页眉空白处,用极细的铅笔,写着一串看似随意的数字和字母组合:
**“Lx73-5→tq208”**
这串字符写得非常轻淡,几乎与纸张纹理融为一体,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而且其格式和内容,与前后页的技术笔记格格不入!
Lx73-5?这像是某种代号或者仓库货位编号!父亲当年工作的红星厂里,仓库货位就是用类似方式编号的!Lx可能是某个仓库或车间的代号?
→tq208?tq又是哪里?208代表什么?
这串字符,极有可能就是父亲留下的、指向某个隐藏地点的关键线索!甚至可能,就是那本“总账”的藏匿地点!
就在林卫东全神贯注解读这串密码时。
“咚……咚咚……”
老宅的房门,突然被敲响了!
声音很轻,很有节奏,在寂静的夜里却显得格外清晰刺耳!
林卫东浑身一僵,瞬间冷汗直流!
谁?!
警察?杀手?还是……纪老的人?
他猛地合上手册,将其迅速塞进内衣口袋,同时另一只手悄悄握住了口袋里那把从周老板车里找到的、尚未查看的金属硬物——那似乎是一个小巧的U盘或微型录音笔。
他屏住呼吸,悄无声息地走到门后,透过猫眼向外望去。
门外,站着一个身影。
借着楼道里昏暗的光线,林卫东看清了来人的脸。
竟然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