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午在极度的焦虑和等待中度过。
傍晚,赵大海风尘仆仆地跑回来了,脸上带着兴奋和紧张交织的红光:“谈成了!卫东!三百八十块!全部拉走!但是必须今晚就交易,现金!我磨破了嘴皮子,人家才同意的!”
三百八十块!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资金能力!
“能不能只要一半?”林卫东抱着一丝希望。
“不行!人家说了,要处理就一起处理,零碎的不卖!”赵大海摇头。
林卫东的心沉了下去。一百八十七块,对三百八十块,差了一倍!
怎么办?放弃?
就在他几乎要绝望时,李秀兰默默走了过来,手里拿着那个旧铁皮盒子,递到林卫东面前,声音虽然颤抖,却异常坚定:“卫东,这里是家里最后五十二块钱……你拿去吧……我相信你!”
林卫东看着妻子那信任又决绝的眼神,看着铁盒里那些零零散散、却重逾千斤的钱币,鼻子一酸,重重点头:“秀兰,你放心,我一定成功!”
加上这五十二,总共二百三十九块。还差一百四十一块!
“把我那收音机卖了!估计能卖十几块!”林卫东红着眼睛说。
“我……我回家把我那辆旧自行车推去卖了!”赵大海也咬牙道。
两人分头行动,像疯了一样四处筹钱。林卫东几乎是以抢劫般的速度,将铁皮柜和三轮车上的所有货物以极低的价格清仓甩卖,又卖掉了收音机。赵大海也把自行车卖了二十五块钱。
等到晚上八点,两人再次碰头,将所有的钱堆在一起清点——三百零四块!还差七十六块!
最后的七十六块!像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糖烟酒公司那边催了好几次。
林卫东眼睛赤红,看着桌上那堆散钱,猛地一咬牙,冲出了家门。他找到了附近几个相熟的老摊贩,几乎是以磕头作揖的方式,用自己的人格和未来的摊位收益作抵押,十块、五块地借,甚至不惜付出高昂的利息承诺。
晚上十点,当他将最后借来的八十块钱(多借了四块以防万一)塞进赵大海手里时,两人几乎虚脱。
“走!提货!”
深夜,一辆借来的破旧三轮车,载着整整十箱水果罐头和五箱麦乳精,沉重地驶离了糖烟酒公司的仓库。林卫东和赵大海蹬得双腿发软,汗流浃背,但心里却燃烧着希望之火。
接下来三天,林卫东和赵大海发动了全部能量。他们不再守摊,而是全力倾销这批罐头和麦乳精。利用价格优势,他们以略高于成本、但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将货批发给更下游的小卖部、甚至走街串巷的其他小贩。
资金快速回笼!
第四天下午,周五,递交投标申请的最后时刻。
林卫东和赵大海再次清点所有的现金。扣除偿还借款和利息,他们竟然奇迹般地凑出了——五百三十七块六毛二分钱!
不仅够了保证金,甚至还有三十七块可以作为竞标的额外资金!
成功了!他们真的在四天内创造了奇迹!
两人激动得差点抱头痛哭!
林卫东小心翼翼地将五百块整钞用报纸包好,剩下的零钱揣好,穿上那件中山装,准备前往百货大楼递交申请。
然而,就在他即将出门的那一刻,文化宫那个看门的老头急匆匆地跑来,递给他一封信:“卫东,刚才有个生面孔送来的,指名要给你。”
林卫东疑惑地接过信,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撕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纸条,上面打印着一行字:
“百货大楼招标因故推迟,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如同晴天霹雳!
林卫东瞬间僵在原地,脸色煞白,手指颤抖,几乎拿不住那张轻飘飘的纸条!
推迟?怎么会突然推迟?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
他猛地抬头看向百货大楼的方向,又想起陈干部那张阴冷的脸和“找死”的口型。
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捣鬼?!
如果他今天无法递交申请和保证金,那他这四天不吃不喝、拼尽一切的努力,岂不是全都白费了?!那五百三十块钱,岂不是……
一股冰冷的绝望,瞬间将他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