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哭了许久,仿佛要将这十数年来的郁结与委屈尽数倾泻而出,才渐渐止住悲声。
他抬起头,用衣袖狠狠擦去泪水,眼神却在这一刻变得异常坚定,仿佛所有的犹豫、彷徨、软弱都随着那决堤的泪水流走了,剩下的只有被现实淬炼过的钢铁般的意志。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虽然还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然而……诸君说得对。”他的目光扫过众人,“为了大汉危亡,为了不致神州陆沉,社稷崩塌,为了追随备至今、矢志不渝的诸位弟兄,为了天下数千万在水深火热中盼望王师的黎民,如今备也只能行此同室操戈、取同族地盘之下策了。纵使千夫所指,纵使背负万世骂名,此路,亦不得不行!罢了!一切为了大汉!”
他猛地站起身,“就依二弟之言,谋划夺取巴蜀,以此为根基!而后厉兵秣马,练就强兵,再联合天下忠义诸侯,共击国贼波彦,迎回天子,中兴大汉!其间所有背信弃义之恶名,所有后世之骂名,”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欲言又止的关羽、张飞等人,斩钉截铁地说道,“皆由吾刘备一人来承担!此心此志,天地可鉴!”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透出一丝复杂的情绪,仿佛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心理的依托,也或许是为了安抚内心那残存的道德不安:“或许待到他日,吾等势大,真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扫清寰宇,重振汉室威严之后,再……再将这巴蜀之地,归还于季玉兄,并负荆请罪,以此来弥补今日之过。届时,要杀要剐,备,绝无怨言!”
众人一听刘备终于应允袭取成都,夺取巴蜀,顿时群情振奋,所有阴霾一扫而空,激动地齐声应道:
“主公英明!”
“大兄英明!”
“吾等誓死追随主公!中兴汉室,万死不辞!”
帐内气氛瞬间由悲转壮,充满了破釜沉舟的决绝与对未来的渴望。每个人眼中都重新燃起了熊熊火焰,那是历经磨难后终于看到明确方向的希望之光。
既然大计已定,接下来便是具体谋划。众人迅速围拢在悬挂的益州舆图前,开始商议细节。
油灯的火焰随着他们激昂的讨论而跳跃,将一个个的身影投射在帐壁上。
为确保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定计。
由张飞先行一步,从其麾下精锐中精选百名机警悍勇、熟悉蜀地口音的士卒,伪装成商队伙计、贩夫走卒、逃难流民等,分批混入雒城之中。他们的任务是详细打探城防布置、守将性情、兵力分布、粮草囤积之处等关键情报,并设法在城内潜伏下来,暗中控制或靠近城门关键位置,以为内应。
待刘备率领大军抵达雒城时,便以广汉太守巡视防务、或有紧急军情需入城与守将商议为名,试图靠近城门,伺机强行接管城防。
若守军顺从则罢,兵不血刃拿下雒城自是上策,若其有所警觉,闭门不纳,甚至刀兵相向,则潜伏的内应立刻发动,里应外合,强行破城!
一旦拿下雒城,便立刻封锁四门,许进不许出,严格控制消息,整合降兵与城中武器钱粮,然后马不停蹄,以雒城降兵为前导或打着雒城旗号,直扑成都,打刘璋一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