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巡视冶铁工坊(1 / 2)

“大王,各个铁矿运来的铁锭已不够用了,除要打造兵甲,还要打造农具。”

这日,工匠营总管詹元与工部侍郎雷广一同求见,二人面色凝重,步履匆匆。一进殿,詹元便迫不及待地禀明了来意,他的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焦虑,额角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雷广在一旁躬身补充道:“大王,如今春耕在即,各郡县对农具的需求激增,而军中换装、补充兵甲之请,亦如雪片般飞至工部。铁锭实在是捉襟见肘了。若再无补充,下月莫说打造新械,便是修补旧器,恐也难以为继。”

波彦正批阅着关于各地修路之事的奏章,闻此言,握着朱笔的手微微一顿。他抬起头,锐利的目光扫过殿下二人。

天下未一统,战事未靖,农耕更是立国之本,这两样都离不开铁。没有铁,将士就要拿着劣质兵器甚至木棍去对抗敌人的坚甲利刃,没有铁,农夫就得用着粗钝的耒耜艰难垦殖,如何能得丰收?这铁,已不仅仅是器物,更是国之战力,民之生计,社稷之根基!

他缓缓放下奏章,波彦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沉吟了片刻,方才开口,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探究:“冶铁多少关乎国运,孤深知之。然则,冶铁技艺,尔等可曾着力改善过?是否还有提升之余地?”

詹元连忙躬身回答,语气带着几分无奈与委屈:“禀大王,臣等岂敢懈怠?现今所用冶铁法,已是集历代工匠智慧与臣等多年摸索改良之精华,炉温、鼓风、选料,皆力求至善。”

“所用铁矿,亦多选自豫州、徐州含铁丰富之上品矿脉。实在是如今吾明国疆域日扩,丁口繁盛,政务府推行盐铁专营,民间用铁之处激增,加之军备所需浩大,各地产出之铁锭,虽已竭力催督,仍是不敷使用啊。”

波彦闻言,抬手轻轻拍了拍自己的额头,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是自己疏忽了。这些年,南征北战,重心多在军事与内政稳定上,对于铜铁生产源头,竟是有些想当然了。

以往地盘小,大军人数远远不及如今,多是依靠战场缴获、抄没大户的存铁,或是将旧兵器回炉重造,那时困扰工匠营的,更多是工匠人手不足或时间不够用,竟无人早早禀明这铁料本身会有匮乏之虞。

如今,自己已坐拥近九州之地,治下民众超过三千万,政务府盐铁专营之策深入推行,百姓生活中的锅釜犁锄刀,无处不需铁。军中数十万精锐的兵甲制造与维护更是消耗大头,各地产出的铁锭跟不上消耗,实是必然。

思绪及此,他脑海中灵光一闪,忽然记起前世听闻过的高炉炼铁、灌钢法,这些似乎是更高效、更优质的钢铁生产技艺。具体细节早已模糊,但大体方向,或许正是解决眼下困境的关键。

他霍然起身,玄色的王袍带动一阵微风。

波彦走下王座,对詹元、雷广以及随侍的几位工部官员说道,“走,带孤去看看最近的铁矿。孤要亲眼看看,吾明国的工匠是如何将这顽石化为绕指柔的!工匠营与工部的人都一同前去,吾等在冶铁工坊勘查,集思广益,看能否找出改进之法!”

“诺!”殿下众人齐声应道,心中既感意外,又觉振奋。大王日理万机,竟要亲临那烟熏火燎之地?

一行人很快准备妥当,在波彦亲军数百精锐护卫下,离开王宫,策马出了阳翟城,直奔城外数十里处的一处官营铁矿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