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除了有坚固的城池可以抵御羌人的进攻外,这些大族还私自豢养了大量的私兵。而且,由于长期处于边境,凉州的民风异常彪悍,这些私兵的战斗力自然也相当强悍。
羌人当然也不傻,他们不会去硬碰硬地跟这些大族拼命。他们通常只是抢完平民后就迅速撤退,根本不会去招惹那些大族。
可这样一来,受苦的就只有普通百姓了。他们不仅要时刻提防异族的侵扰,还要小心背后的贼寇、马贼,真是苦不堪言!
波彦遂即下令,以大军之威,强行收回天水各大族私兵,以作充军之用。然则在天水各地分田地给予这些私兵耕种,补充天水人口,把系统的人召唤出来,每人带着百人在天水好好种地,除去凉州已久以来的乱象。
波彦也打算在全凉州如此做,以大军稳定人心,让心怀鬼胎,野心勃勃者不敢冒头,同时让大军解决羌乱,愿归降听话者,可分于田地牧场,冥顽不灵者杀无赦,该部族一个不留,以威慑他人。
这凉州人口少,都不到百万人,各部族杂居,常有矛盾,为之利益大打出手,常常发生暴乱,极大影响关中安稳。
关中要想老老实实种地,凉州必须平定,平定之法无非就是用大军将凉州各路兵马一一击败降服或灭掉。
解决完各路兵马,还得治理各地,凉州人常常大战,异常彪悍,各地得有兵马驻扎镇压,再分治凉州人,以系统之人,一人统领百人,开垦凉州,也要不了一万系统之人。
几年之后凉州稳矣。则关中稳矣,长安将恢复昔日的繁华。到时可以关中与凉州之利谋西域。
波彦在上邽又待了十余日,吕布郭嘉听令也领军向着陇西郡而去,留三千兵马驻守武都。
看着剿贼的将士陆续回归大营,波彦下令启程,往翼县而去。
凉州刺史韦端领韦康儿子几人在翼县城门领军降于波彦。这韦端名为凉州刺史,但凉州各郡太守自立,基本无人买他这各州刺史之帐,只得控制翼县周围几城,还得想向韩遂马腾之人上交钱粮保平安。
窝囊至极。
韦端听闻明王降服关中李傕等人,又向着凉州而来,在天水郡大肆剿灭贼寇,为百姓求安稳,便知明王是意图天下者,不是只欲当一方诸侯享受人间荣华富贵。
与传闻一致,这明王胸怀大志,要不然不会一路披荆斩棘,据扬州,夺荆交,灭袁术取中原。强如李傕等人占据关中、又有凉州不少地盘的诸侯都臣服于他。
自己被汉室朝廷任为凉州刺史,可是自己到凉州来,寸步难行,通过手段好不容易才控制翼县几城,就要面临韩遂这些叛军敲诈,自己在凉州势小,不得已屈服韩遂等人。
如此这般也不如投奔明王,为明王效力,给儿子他们博个前程。
在波彦大军到来之前,韦端便把他所掌控的城池府库清点好,让几个儿子也把自己家资清点,准备到时献给波彦酬军。
看着明王大旗映入眼中,韦端领众人整理衣冠。
不久,韦端捧着凉州刺史大印跪下,“臣韦端拜见明王,大王万年。凉州百姓苦矣,终于盼来王师,明王到,凉州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