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彦也收到今年各地秋收捷报,除兖州受干旱庄稼减产,还需调粮补足空缺,其余之地得于新粮种与风调雨顺,还有开荒出不少田地,每州都增产不少粮食。
收到这些奏报,波彦也才敢大量往关中调粮。
波彦一声出发。三万骑兵与十万兵马向西而去,后面跟着无数民夫。
河东安邑的曹操听探子来报,波彦关中大军往凉州去了。
曹操拿着军报,叹息一声:“唉,波彦越来越强大了,比操先拿到雍凉,关中之地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到手,这波彦威势都已强到如此了,能让桀骜不驯的西凉军甘愿臣服。戏志才临终谋略何时才能实现。”
“能有如今几郡地盘已是千难万难。可笑是那袁本初竟不趁大胜之威,一鼓作气,将甘宁赶下海去,除绝后患,保幽州后方安稳。却回军邺城称王,愚蠢至极。这波彦都严防死守袁绍,袁绍还浑然不知,恐到时袁绍将赴袁术前辙。速败于波彦。”
“波彦得雍凉,可养骑兵无数,河北地势平坦,波彦从兖青二州北上,调精骑跟随,河北如何是波彦对手,袁绍兵马将被骑兵一一给吞噬。”
曹操遂即起草一份文书,寄往邺城,欲让袁绍先除幽州波彦兵马,以绝后患。与草原交好,换取战马,训练骑兵,抵御波彦。二人可联手趁波彦西征之时,出兵南下,抢占地盘。
此信被加急送往邺城。
成都,刘璋收到刘备寄来的信件,得知波彦退兵回汉中之后,领军去了关中,西凉军不知是何原因不战而降于波彦,此时波彦领军往西而去,意在凉州。
刘备信中言道,恐陇地落于波彦之手,波彦大军从陇地入川,望他增兵广汉属国之地。
刘璋怕巴蜀有失,急忙召州牧府属官议事。
见众人将刘备送来的信件看完,刘璋问道:“刘备增兵之请,是否允之。”
张松率先出言,“禀明公,刘备之言有理,要是波彦再得陇地,可从岐山入川,增兵扼守要道,方为正理。”
黄权也同意增兵广汉属国,但提出疑问,“所增兵马由何人统领,要知刘备入从汉中退入巴蜀,还带有近万人兵马,主公为防波彦攻打巴蜀。”
“不得已将刘备拜为广汉太守,刘备上任后,整顿太守府,招贤纳良,虽不敢公然招兵买马。权却以为刘备所图不小,明公当谨慎对之,不可让刘备手中有太多兵马,到时不可制,反客为主。”
“主公增兵广汉属国,扼守要道,可派遣心腹领军,听从明公之令,即可防范波彦,又能从后方防刘备有异心,只要刘备敢反,到时可两面夹击刘备,利于平叛,明公切不可忘刚刚平定益州叛乱之事,不要重蹈覆辙,让刘备有机可乘,祸害巴蜀。”
“尽管波彦封锁要道,还是有消息传来,冀州袁绍继波彦之后也称王了,明公据有益州,也不弱于他人,也该进王位统领众文武,稳定人心。”
刘璋听黄权言之有理,遂即调忠心耿耿于他的刘璝领六千人驻守广汉属国。也与众人商议称王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