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这座古老的城池,在寒冬过后,终于迎来了春天的气息。冰雪逐渐消融,大地开始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就在这个时候,波彦率领着他的兵马凯旋而归。陶贞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领着孩子们以及众多文臣武将,早早地来到城外,迎接波彦的归来。
当波彦的马车缓缓驶近时,陶贞等人都激动不已。他们看到波彦从马车上下来,身着威武的战袍,英姿飒爽,令人敬畏。
众人齐声高呼:“拜见大将军!恭喜大将军得胜归来!”声音如雷贯耳,响彻整个城外。
波彦豪爽地笑了起来,他的笑声如同春风一般温暖人心。他高声回应道:“哈哈哈,同喜!这次能够消灭袁术,全靠诸位的辛勤付出,以及将士们的英勇奋战。”
“在平舆,彦已经给全军庆功了,如今回到宛陵,自然也不能厚此薄彼。三日后,宛陵将大摆宴席,犒赏所有有功之人!”
他的话语让在场的人们都欢呼雀跃起来,大家都为即将到来的盛宴而兴奋不已。
波彦面带微笑,转头看向严畯,眼中流露出感激之情,他高声说道:“尤其是曼才先生,以卓越学识与精妙学说,取得青州北海、东莱二郡,这不仅堵住了袁绍南下徐州的道路。还护卫了徐州的安全。”
“更好援助幽州渔阳的甘宁,使得他能够在战场上攻守自如。这实在是了不起的大功!”
听到波彦的称赞,严畯赶忙从队列中走出,他谦逊地低头说道:
“畯实在不敢居功,此次青州之行之所以能够成功,完全是仰仗大将军的文治武功,以及邓公等诸位经学大家的雄辩之才,才能够说服孔太守,举北海、东莱二地归顺于明公。”
波彦微笑着摆了摆手,打断了严畯的话,说道:“曼才先生太过谦虚了,立功就是立功,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
“而且,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二郡之地与超百万之民,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功绩啊!”
“既然如此,彦就做主了,调拨一亿钱,用于补助各地的官学,修缮学舍,购买学具。另外,再赏赐严公、邓公、司马公尔等每人三百金,以表彰尔等功绩。”
严畯听完后心中不禁一喜,他想到这样一来,各地的官学就能够将那些漏风漏雨的学舍进行修补或者翻新,让学子们有一个更好的学习之处。
而且还可以购买一些书籍、笔墨纸砚等学习用品,这无疑会对学生们的学业多有帮助。如此一来,将来必定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饱学之士,为国家效力。
严畯心里暗自盘算着,自己有俸禄与稿费,这些收入足够养活一家人,而且还有不少盈余。他作为礼司司长,统帅府还专门为他派遣了护卫,所以根本不需要自己额外花费钱财。
当他听到波彦赐予他金钱时,严畯连忙说道:“多谢大将军如此为天下学子忧虑,明公实乃仁君也!畯如今身居礼司司长之位,主管官学等事务,全家衣食无忧,更应以身作则。”
“因此,畯愿将明公赏赐捐献出来,用于多修建几处官学,多聘请几位授课先生,为国家培育更多的有用之才。”
在一旁的邓玄等人,他们并不是那种贪恋钱财的人。他们心中所向往的,是文学的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