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吾看不如投诚波彦算了,以吾二人这点实力,也绝不是波彦对手,况且在西凉军中,也得时常听从李傕之令,犹如寄人篱下。”
“今司隶曹操占据河东三郡,波彦盯上弘农,吾等弱小,又缺粮,只能别无选择,不想被别人灭掉吞并,只得选一人率军投靠。”
“波彦实力强横,用人只看才德,麾下文臣武将天南地北,不任人唯亲,吾那小师弟赵云刚投波彦没多久,就得重用,今领强军坐镇一方。”
“以叔父带兵打仗之能,投之也定会得到重用。”
“军中已快断粮,波彦占据四州,府库自然不缺钱粮,投之可养活军中兄弟,为他们寻一条出路。”
“叔父与绣还能存于世间,都是依仗军中兄弟,麾下的亲信更是叔父从老家带出来的同乡。更是要为他们考虑一番,才对得起这些人。”
张济听到张绣愿意投靠波彦后,心中的疑虑顿时消散,他毫不犹豫地说道:“好,既然如此,那明日清晨,吾就立刻告知文和先生,吾等愿意投靠波彦。为了以示吾等的诚意,可以将军中所有的战马都献上。”
说罢,张济高声喊道:“来人啊!快去召集众将前来议事。”
大约过了一个多时辰,张济的十几名部将纷纷应召而来。经过一番商议,这些将领们也都对投靠波彦无异议。
次日清晨,张济亲自领着贾诩巡视军营。
在巡视过程中,张济将兵册呈交给贾诩,并表示愿意听从波彦的调遣。贾诩看到张济如此识趣,心中自然十分欣喜。
他深知张济的归顺对于明公来说有大用,因为这样一来,弘农郡的大部之地都已落入明公之手,剩下的地方,只需一封檄文便能轻易平定。
且还能得到部分西凉精骑。
之后贾诩对张济叮嘱道:“张将军,如今尔等既已归顺大将军,就需尽快整顿军务,加强大军军纪。只有这样,才能在战场上无往不利。才得大军喜爱。”
“此外,吾会立即向南阳发去书信,调集钱粮兵马前来弘农,尽快平定弘农。”
“是 ,遵先生之令。”张济等人领命。
而与此同时。天子到了华阴。
“陛下,前面就是华阴,段煨派人前来告知,已为陛下备好落脚之处,也备了膳食,恭迎圣驾。”董承对马车上的皇帝刘协说道。
经过绕路躲避李傕郭汜二人追击,天子刘协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华阴。
刘协听闻华阴还有人前来迎驾,心中不禁一喜,赶忙问道:“董卿,这前来迎驾之人段煨是何人?”
董承在马车外,听皇帝如此急切的话,连忙躬身答道:“启禀陛下,段煨,乃是凉州武威段氏之后,与前任太尉段颖同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