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取下合肥(1 / 2)

守军远远地看到韩当已经惨死当场,心中顿时失去了坚守城池的勇气和信心。

他们面面相觑,眼神中透露出绝望恐惧,手中的武器也变得不再沉重,纷纷如同被抽走了灵魂一般,无力地丢落在地上。

然而,在这一片投降的景象中,唯有韩当的部曲还在拼死抵抗。

他们被韩家养着,对韩当相当忠诚,毫不退缩地与太史慈展开殊死搏斗。尽管他们人数较少,但每个人都奋不顾身,用自己最后的力量扞卫着这座城池与为韩当报仇。

太史慈见状,心中对这些部曲的勇气与决心不禁产生了一丝敬意。

但他身负攻城之责,不能有丝毫犹豫,于是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如旋风一般冲入敌阵,刀光剑影之间,韩当的部曲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终于,在太史慈的猛攻下,最后一名部曲也被他劈倒在地。随着这最后一人的倒下,合肥城的城门缓缓打开,仿佛是这座池在向胜利者屈服。

城门一开,早已等待多时的将士如潮水般涌入城中。

他们迅速接管了城防,一路收降敌军,并将各类府库严密把守起来。

同时,分兵四处巡视城中的每一个角落,以防有青皮无赖趁机出来作恶,扰乱城中秩序。

与此同时,民夫们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首先清理城墙上下的尸体,尽快掩埋在深坑之中,以防止瘟疫的滋生。

然后,他们将波彦麾下战死的将士的遗体收集起来,进行火化,将骨灰装入陶罐,准备带回宛陵的英烈祠安葬。

时光荏苒,转瞬之间,一日已逝。

经过一番艰苦努力,城中的隐患终于被全部排除,城墙也被清理得干干净净,攻城时所搭建的斜坡土石也已被尽数取走。

波彦率领着他的亲信卫队,以及麾下的文臣武将们,浩浩荡荡地进入了合肥县城。他们径直来到县衙,准备商议接下来的如何用兵。

在县衙内,众人依次入座。

贾诩率先出言,他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指出成德是大军的粮路所在,须先夺取成德,以确保粮草的安全。只有将粮草运到成德,才能将其作为攻打寿春的后方,从而保障大军不会因为断粮而陷入困境。

众人认为有理,大军应先取成德。让粮草能运上来。

然而,在夺取成德之后,众人不能急于攻打寿春。因寿春城墙高耸,防御坚固,而且城内兵多将广,易守难攻。如果强行攻城,恐怕会遭受重大损失。

大军应转向庐江,先攻占庐江北面的安国、安风、阳泉、安丰、蓼县与雩娄等地。南下再取皖县与舒县,得庐江后,集全部兵马,回军攻打寿春。

这时,二路大军也传来了战报。他们已经成功地夺取了寻阳、松兹、湖陵等地,并在皖县城外汇合,安营扎寨,准备攻打皖县。

得知这一消息后,波彦决定挥兵南下,与江夏、豫章二路大军汇合,集中优势兵力攻打庐江南面。如此一来,几路大军相互配合,形成合围之势,定能一举攻克庐江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