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此时城中一片混乱,人心惶惶。
刘表不久前得到波彦的兵马在荆南和扬州集结的消息后,心中顿时明白,波彦这是要对荆北三郡动手了。
他心急如焚,连忙派出使者四处求援,希望能够得到其他诸侯援兵。
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刘表始终没有看到援兵的身影。
与此同时,坏消息却像雪片一样不断传来。
先是张允率领的水军在与波彦的交战中大败而归,长江与汉水的控制权也落入了波彦之手,这使得刘表的军队在水上的行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紧接着,南郡与江夏两地城池不断陷落,形势愈发危急。
在荆州州牧府的大堂里,刘表面色凝重地坐在首位,他的目光扫视着下方的众人,开口问道:“波贼来势汹汹,如今多地已经落入他的手中,而吾等却迟迟未见援兵到来,诸位有何良策可以击退波贼,保全荆北三郡?”
堂下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无人应答。
过了一会儿,南郡太守蔡瑁站了出来,他拱手对刘表说道:“明公,眼下荆北局势危急,依吾之见,应当征召青壮入伍,以增加守城的兵力。”
“同时,吾等可以采取坚壁清野,将城外的百姓与物资都迁入城内,不给波彦的大军留下任何可利用的东西。这样一来,吾等就能够拖住波彦的大军,等待他们的粮草耗尽,自然就会退兵。”
蔡瑁说完,就有人站出来附和,说道蔡府君言之有理。
刘表听后,也认为这个计策可行。
他心想,凭借城池坚固与人数众多的优势,守住城池应该不成问题。
而且,将城池周围的村落清空,可以拖住敌军,让他们的粮草逐渐耗尽。这样一来,波彦大军必然会因为无法维持补给而被迫退兵。
正当众人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别驾刘先也说自己的看法。
他建议刘表派遣使者前往长安,请求皇帝颁布圣旨,以大义勒令波彦退兵。
刘先对刘表分析道:“明公,长安的李傕肯定不会坐视波彦攻占荆北地区。定会让朝廷下旨,要波彦退兵,否则他所占据的南阳之地也将难以保住。”
刘先接着说:“此外,吾等还应该继续向襄阳以外的地方求援。不仅要向益豫二州继续派遣使者,其他州郡的诸侯也得有使者前去。”
“吾等要向他们言明波彦大军的凶悍,让他们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只有如今派兵驰援荆州,击退与重伤波彦大军,才能避免波彦进一步坐大,否则荆北落入波彦手中,到时候恐怕就没有人能够与他抗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