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建四所学院(1 / 2)

数日后,波壮的葬礼结束。波彦亲自护送着波壮的灵柩缓缓驶出宛陵城。后波彦看着送葬队伍渐行渐远,最终消失。

波彦久久地凝视送葬队伍,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和思索。四叔波壮这位年仅四十多岁的亲人,却因为疾病而早早离世。提醒了波彦当今的医术水平还相当落后,平常一个小小的发烧就能轻易地夺走一个人的生命。

让波彦意识到建立一所医学院的紧迫性。只有让更多的人学习医术,才能为百姓治病,拯救更多的生命。

波彦也深知,要建成一所优秀的医学院并非易事,但他决心已定。他打算寻找天下众多名医,邀请他们加入学院,共同探讨医术。通过彼此的交流和学习,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医术,更能促进整个医学进步。

此外,波彦还打算编撰一部全面的医术着作,将这些名医的经验与学识汇聚成册,刊印于天下。这样一来,更多的人将能够受益,减少因疾病而失去生命的悲剧。

波彦想到这里,既然要建医学院,干脆连其他学院一起建好了。

首先要建立政务院,以后他治下官吏都要进入政务院学习,考核通过后,才可下放为官。

也要建立军校,今后军中军官升迁也需到军校学习,考核通过后,也才能回到军队带兵,军中优异者也可进入军校学习。

最后是要建工院,寻找天下各类名匠,给予他们官职与重赏,让他们在工院里给学员传授学识,相互探讨,格物致知,做出对人们有利的工具,打造出更精良,杀伤力更大的武器,防御力更好的甲胄与盾。

波彦又想到建立四所学院,要花费人力物力无数,时间也需很久。便召集众人前来商议。

波彦刚刚把要建四所学院之事,告知众人。

政务府礼司司长严畯,率先从众人中走出支持建立四所学院,别看严畯平日里只专注于经学,但他是个非常懂得随机应变的人。

他深知这四所学院一旦建立,将会给百姓带来无尽的福祉。

政务院负责教导为官之道,传授如何施政的方法,使得官吏在上任时不再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碰壁,而是能够有条不紊地治理地方,不敢肆意妄为。这对于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大幸事。

军校则传授军事学识,让将领明白如何作战,如何把握战机,从而在战场上取得更多的胜利,同时也能减少将士的伤亡。挽救多少家庭顶梁柱!

医学院则肩负着教授医术的重任,让百姓在生病时能够找到医师医治,不再受病痛的折磨。

自从印刷术问世以来,严畯所着之书通过印刷工坊刊印天下,他便知格物的重要。要是建立工院。将来会有更多利民之器出来。

最后,严畯还表示愿意将自己在印刷工坊所得的稿费捐献出来,为建设这四所学院贡献一份力。

然而,波彦却婉言拒绝了他的好意,说道:“如今政务府并不缺钱,建立这四所学院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先生心意心领了。”

众人最后商议,政务府调拨钱粮,政务府工司司长刘晔带领工司众人承建四所学院,监察府负责监督。其余各司为四所学院寻找授业先生。

数日转瞬即逝,赵江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与其他众人一同返回了宛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