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两人交谈(1 / 2)

“都不是。吾听闻,吴侯治下百姓衣食无忧,特来丹阳见见真假。”蒯越回道。

郭嘉也知道蒯越没有全部说出实情,也不在意,说道:“吾在丹阳游学多地,各地百姓皆分得都有土地,交完地税后,剩下的粮食都是农户的,没人再向他们收取苛捐杂税,不说吃得如何,起码不用饿肚子。”

蒯越继续问道:“丹阳归入吴侯不久,就已翻天覆地,会稽豫章不知将是如何?”

郭嘉回道:“会稽豫章最早归属吴侯,尤其是会稽,更是人间仙境,良田无数,物产无数,人们不愁吃穿,每每新奇事物出世,皆与会稽有关。”

“不知先生可知,那薄薄的纸张书籍。”

不等郭嘉往下说,蒯越从怀中掏出他已读过几遍的《汉书》放在桌上。

郭嘉拿起翻开看了一下,对蒯越点头:“对就是这种书,也才出世不久,吾去到会稽山阴城,听人说制作此书之法曰印刷,乃吴侯一制印工匠偶然所得,他给吴侯篆刻百枚,乃至千枚印章。试印留下的一堆纸,工匠欲焚毁,遇风吹之,纸张翻飞,工匠见其章印,依序入眼。工匠思之,可否把字篆刻成印,将之印在纸上,不就可成书。”

“工匠寻来《说文解字》一书,耗费数月篆刻其收录的近万字,按《说文解字》所书,将字印排序,印出《说文解字》。工匠看此法可行,用之如同盖印,则可轻易得到数不尽的书籍。”

“工匠看此法极其重要,也有自知之明,不是他一小小工匠所能拥有,于是献与吴侯。吴侯得之,大喜,赏百金。并给赐名曰印刷,遂建一印刷坊,此工匠为主事,为吴侯印书。”

“吴侯收罗天下书籍入印刷坊,将之印为纸张书本,发与天下。”

蒯越听郭嘉说完印书之法,与自己所思无多大差别,说道:“此工匠巧思,幸得此法,将对天下读书人有利,也将留名青史。”

“只是此法为何广而告之,藏着私下印书吴侯不是更能获利。”

郭嘉敬佩说道:“先生可知为何吴侯不私藏此法?”

“哦,何因?”蒯越问道。

郭嘉:“吴侯说此法聪慧之人一眼就可得知根由,也不必隐藏,早点把书传于天下,让天下人早点有书可读可看,那才是大事。”

蒯越也是由衷钦佩,抱拳道:“吴侯大义。”

郭嘉也抱拳对着空中,一脸服之,说道:“对极,吴侯治世之才也是无人能敌,治下日异变换。”

然而二人却不知波彦心中想法,波彦有天得知有一工匠向自己献出一本印出来的书,通过工匠之口,波彦知晓这是印刷术,大喜过望,重赏这名工匠,并组建一印刷坊交由他负责。

波彦看着刚印出来的书,用的是印泥,厚纸张。字迹清晰。可造价太高,无法大量印刷书籍出来。

于是各地寻找制墨工匠,制纸工匠,让他们共同制出更适合给便宜,印出字迹依然清晰的纸墨,且严格保密配方与工艺。

因为波彦知晓只要印刷出来的书面向世人,聪明人一看就能知道此书制作方法,关键的是纸张和油墨。波彦麾下的工匠耗费巨量人力物力与时间。才得出合适的纸墨。

所以这些书也才印出来没多久,如今只能先紧着波彦的地盘出售,也有敏感的商人,准备屯一些书运出去,高价卖到其他诸侯地盘。

波彦只要保密纸墨,印刷之法告诉世人也无妨,还能获得天下读书人的感谢,增加名望,吸引有才能之人投效,一举两得。

酒菜上来。

二人喝着酒,品尝美食,接着畅谈,蒯越也从郭嘉口中知道会稽豫章与其他地方的区别。郭嘉也知晓一些荆州人文趣事。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