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平原大地上,汉军与黄巾还在继续相互砍杀,你死我活的斗争,鲜血已经染红这片土地。
双方都已到达极限。
突然,一杆黄色大旗出现在这平原上。大旗上绣着一个金色波字。
杀,杀,杀。几万人形成一条黑线,向着这片战场推进,他们头戴黄巾。
波彦看到那面旗帜,疑惑到,怎么父亲回来了。
是的,波才又率领三万黄巾回来,他要回来接他的儿子。
原来波才等人从颍川撤往汝南,与汝南黄巾彭脱会和后,彭脱愿意跟随,波才这个太平道神上使,豫州黄巾统帅。
两方大军会和,在汝南新蔡整编,共计得十五万青壮,四十万家眷,在收到波彦写信让他们勒索世家豪族后,他们立马分兵在新蔡周围各县一家又一家的勒索,打着需酬军的口号,反正要得也不多,不给就攻入邬堡或者庄园,鸡犬不留,到也容易获得了大量钱粮武器。
他们马上武装出二万五千精锐,但披甲率也不高,其余十二万多青壮大多都用农具做武器,
后来没多久,波彦麾下张毅张子刚,带着七八万人,无数物资来到新蔡,掏出波彦亲笔信,告诉他们撤往会稽,远离中原,躲避汉军重兵,保存实力。如今汉室威严还在,黄巾取城不易,难以在中原立足,如今天下人视黄巾为贼。
只有前往江东会稽,这个远离中原,一门面环海,周围势小,无边患的郡县,稳步发展,坐看天下大事变换,抓住机会变强。
波才和彭脱等人,听到波彦的战略,无不感到惊叹,纷纷附和,应马上启程撤往会稽。
众人又看到波彦麾下张毅,精明能干,把波彦的后勤管得井井有条。波才就大手一挥,把整个黄巾后勤交于张毅管,张毅连忙拒绝,说他自己是波彦的下属,波才听后大笑说道:“吾只有一子,吾百年后一切还不是吾儿的。汝只是提前做了而已。”
张毅便答应,并等将军回来再禀报他。
波才等人不带迟疑,立马启程,因为人太多,无法一同乘船,只能走到会稽。
五六十人万的迁移是何等夸张,需要的物资都是海量的。幸好他们在豫州得到的钱粮不少,足够他们几个月消耗,
他们浩浩荡荡从汝南出发,一直走到九江郡长江边。
各郡县接到皇甫嵩信件,叫他们拦截或者袭扰,破坏黄巾撤离。但无一例外,沿途各郡县不敢出手,就担心黄巾贼记仇,带着几十万人祸害自己辖区,把自己辖区变成白地,丢官是小,毕竟官可以再上下打点还能当,要是小命没了就没了,荣华富贵就如过眼云烟。
所以波才他们顺利的到达长江边上,沿途一些郡县还秘密送了一些钱粮给过境黄巾。希望不要抢夺劫掠地方。
到达长江边上,扎营结寨,开始收集船只,寻找渡口,清理加固渡口。
先运先锋前军到对岸扎营结寨,保护渡江安全。
波才知道儿子还在汝南腹地平舆死守。尽管儿子是大贤良师说得天下大吉之人,但是不免担心,遂率领一万五千精锐,和一万五精壮日夜兼程赶往汝南平舆,接应儿子。
把大军交给妻子,也就是波彦母亲,同时也把波彦给他们,剩下一百七十名亲卫和一千零十名亲军,留给她。保护她安全和增加她威严。
波彦母亲也是颍川豪族嫡女,也读书,也有见识。还一直帮波才管理家眷营。
波才叫她带人先渡江,他返回汝南平舆。把儿子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