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 > 第17章 大明皇帝和文官的猜疑链

第17章 大明皇帝和文官的猜疑链(2 / 2)

明光宗朱常洛,红丸案,文官已经掌控皇帝生死了,能有什么权力。

算下来,朱家的皇帝不少,可真正掌握生杀大权的没几个,大多数朝堂都有不少问题。

瞧瞧。

前期洪武杀的那么狠,让官员带着锁链上班,有替补的直接砍头。

这反噬不就来了。

若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敌寇。

中后期文官做大做强。

当然,害怕再出现一个杀伐成性的皇帝。

谁知道你掌权之后会不会杀自己。

朱元璋之后就是,建文疯狂的针对自己的亲叔叔。

永乐之后,仁宗宣宗将这个猜疑链抹除的差不多了。

结果朱祁镇在没有任何罪名的情况杀了于谦,还有跟着他处理朝政的大批为大明鞠躬尽瘁的文官。

砍的时候眼皮子都不眨。

这不是给文官心里拱火吗。

直接造就了杀手界传奇刘文泰,干掉成化和弘治两个皇帝,依旧还能全身而退的狠人。

后面成化一没,弘治皇帝朱佑樘就将自己老爹攒下来的家业,败了一个干干净净,死的时候连安葬费都没有。

文官彻底放飞了。

明朝皇帝,易溶于水也就形成了。

当然了,记忆和仇恨总是会淡忘的,嘉靖之后到万历文官的动作也没那么明显了。

然后张居正一死,万历就把张家给抄了。

所以说,文官对付皇帝固然不对,可你关键还要看那些有实权的皇帝在干嘛?

朱家皇帝一次又一次的诛杀功臣,能臣,没过几代就重新提醒一遍官员,忠心耿耿在大明最没用了。

大明的皇帝不记这个。

这些看似没有成本的杀戮,早就已经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俸禄极低的情况下,让文官捐钱,等同于让他们承认自己贪污了,就连国丈也不捐。

藩王这一张牌被朱棣废了一大半,然后有两个出兵勤王的下场也很惨。

最后在朱由检凄惨的怒吼声中,集体沉默的文官们看着一个个忠心耿耿的将领被他亲手坑死,决定带着整个王朝陪葬。

大明朝是特殊的王朝,别的朝代都有自己的基本盘和既得利益者。

汉有军功列侯,唐有关陇士族,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清也有八旗。

唯有大明是一个防范所有人的朝代,并将所有人视为敌人的存在。

只要你有一丝可能性,威胁到皇帝颜面以及安危,那么你只有死。

这也导致了一个后果,哪怕在崇祯管理非常失败的最后两年,整个大明内部也没有出现一个像样的割据政权。

理论上,只要将一个省的人力物力组织起来。

就以满清的那点人口,根本就不可能占领整的天下。

所以,中后期的大明君臣,处于互相敌视,互相防备的,矛盾中无法自拔。

这一场战争是五打十二,优势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