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经济情报网(1 / 2)

“影子”的警告像根刺,扎在陈默心里,让他时刻保持着高度警觉。他知道,在特高课这种地方,光靠左右逢源和小聪明是活不长的,尤其是在内部审查收紧的时候。他必须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且是清清白白、于他们有益的价值。

他想到了自己那个“沪上经济振兴委员会”委员的身份。这本来是个虚职,是日本人用来拉拢和控制中国商人的幌子,但现在,或许可以把它变成自己的护身符。

他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委员会的事务,不再只是挂个名。他利用自己陈家在上海商界多年积累的人脉和渠道,还有重生带来的对某些经济走势的模糊“预感”,开始系统地为特高课提供经济层面的情报和分析。

陈默开始精心策划,利用这个委员身份构建一张经济情报网。他以“沪上经济振兴委员会”的名义,频繁与上海的各界商人接触,打着为商会谋福利、为日本军方提供经济支持的旗号,暗中收集各类经济情报。

他先是拉拢了一批在商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许以各种好处,让他们成为情报网中的外围成员,负责收集一些表面的商业信息。

对于核心情报,则由他自己或者几个极为信任的心腹去获取。

陈默深知,要让这张情报网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给特高课。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上海市场的物资供需情况、价格波动、商业机密等,然后整理成详细的报告,定期呈送给特高课的高层。

同时,他还利用情报网的影响力,为特高课牵线搭桥,促成一些有利于日本军方的商业合作,让特高课看到他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情报,还在于能够为他们的经济掠夺计划出谋划策。

在这个过程中,陈默时刻保持着警惕,防止情报网暴露。他制定了严格的保密制度,对每个成员都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和培训,确保情报的安全传递。

他提供的情报不涉及军事政治,看起来完全符合他“商人”的本分。比如:

他会提前“分析”出某些紧俏物资(如西药、橡胶)可能出现的短缺和价格波动,建议特高课控制的商社提前囤积,低买高卖,赚取巨额利润。这让负责为特高课筹措资金的后勤部门对他刮目相看。

他会“提醒”佐藤,某些中国商人可能正在利用复杂的股权结构和跨境贸易,偷偷向国统区转移资金或物资。佐藤派人一查,往往八九不离十,既能打击“不听话”的中国商人,又能截获物资,可谓一举两得。

他还会根据市面上银元、法币和军票的汇率微妙变化,结合一些公开的商业活动,“推测”出重庆方面可能正在策划的某些经济行动(这些“推测”往往得益于他前世的记忆碎片),让特高课能提前应对。

陈默的经济情报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运作模式。他不仅注重情报的收集,更强调情报的分析与整合。每次呈送给特高课的报告,都经过他精心梳理,将零散的信息串联成有价值的经济趋势预测,或是揭示潜在的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