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掐灭烟头,又点了一支。书桌上的烟灰缸里,很快就堆满了烟蒂。
脑子里有两个声音在吵架。
一个声音充满热血和仇恨:“干!必须干!这是国仇家恨!杀了松井,对全国的抗战都是巨大的鼓舞!瞻前顾后,算什么男人?组织把决定权交给你,就是相信你的判断和能力!”
另一个声音则冷静得近乎冷酷:“不能冲动!小不忍则乱大谋。你的价值在于长期潜伏,在于提供源源不断的核心情报。为了一个松井石根,赌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切,太不划算了。活下去,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两个声音吵得他脑袋疼。
他站起身,在狭小的安全屋里来回踱步。墙壁上挂着一幅简陋的上海地图,他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吴淞口和江湾的位置。
有没有一种可能……一种既能达成目的,又能将风险降到最低的办法?
比如,不采用传统的武装袭击?那样动静太大,撤离也困难。
下毒?松井的饮食肯定有专人负责,难度极高。
远距离狙击?安保森严,很难找到合适的狙击点,而且狙击手也难以撤离。
制造“意外”?什么样的意外,能干掉一个被重重保护的大将,又不引人怀疑?
一个个方案在脑子里闪过,又被一个个否定。
难,太难了。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的天色开始蒙蒙发亮。
陈默终于停下脚步,他走到书桌前,拿起笔,在那张白纸上开始写字。他写得很慢,每一个字都仿佛有千斤重。
他客观陈述了从佐藤那里得到的信息,分析了行动的巨大意义,也详细罗列了行动可能带来的极端风险。他没有隐瞒自己的担忧,尤其是关于暴露和牵连的后果。
最后,他写下了自己的初步结论:
“目标价值极高,然风险已达临界。若行动,需满足以下条件:一、策划须绝对精密,确保一击必中,且能安全撤离;二、需有完美善后方案,确保不引火烧身;三、需组织全力配合,并做好最坏打算之预案。目前,尚无成熟方案可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建议……暂缓。”
写下“暂缓”两个字时,陈默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他仿佛能听到无数冤魂在耳边呐喊。
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他不是街头逞凶斗狠的混混,他是潜伏在敌人心脏的“烛影”。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必须为整个组织负责。
他将写满字的纸仔细烧掉,看着灰烬在烟灰缸里彻底化为乌有。
然后,他通过另一个紧急渠道,将自己这份沉甸甸的分析和建议,传递了出去。
做完这一切,天已经亮了。
陈默靠在椅子上,感觉身心俱疲。这个决定,比他之前做过的任何一次暗杀都要艰难。
他知道,组织的最终指令很快就会下来。
而他,必须做好执行任何一种指令的准备。
是冒险一击,震动天下?还是继续隐忍,等待更好的时机?
他闭上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
答案,很快就要揭晓了。